南方的仍然保留着种植园经济,奴役着大量的劳动力。
南方用的是奴隶,按照法律属于个人财产,没办法去北方干活。
历史上,美国南北方的矛盾,不是在内战之前突然出现的。
是从独立开始就存在,甚至从殖民地时期就存在。
建国之后的几十年里面,双方就一直在规则之内争斗不休。
持续数十年的矛盾最终爆发,就是美国内战。
美国历史上在1807年的时候,联邦就立法禁止输入黑奴了,联邦舰队会在海上袭击贩奴船。
但是美国的黑奴还是越来越多。
蓄奴州里面有很多人,是经营奴隶繁育的,就像是蓄养牛羊一样。
主持通过禁止奴隶输入法案的总统,是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
杰斐逊曾经给华盛顿写信,交流奴隶管理经验,说明他的重大发现
年轻女奴每两年生一个的频率生孩子,给他带来了每年4的收益率。
由于当时货币基本都锚定黄金,再加上工业革命发展非常迅速,基本没有通货膨胀,4的收益率已经不算低了。
当禁止奴隶输入之后,普通奴隶价格直接飙升了三倍。
杰斐逊家的六百多个奴隶,总价值将从三万英镑提升到十万英镑。
奴隶繁殖行业的收益也理所当然的直线飙升了。
一切都是利益。
杰斐逊自己还留下了六个黑白混血的后代。
这些孩子的母亲,是杰斐逊原配妻子的嫁妆,一个混血女奴萨莉。
莎莉是杰斐逊老丈人跟他的女奴生的,是杰弗逊妻子同父异母的妹妹,理论上是杰斐逊的小姨子。
混血女奴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如果没有厚嘴唇,皮肤再稍微白一些的话,可以单独上拍卖场,价格至少又是壮年男奴的三倍。
从1807到禁止奴隶输入,一直起到美国内战的五十多年内,美国内部新增的奴隶全部都是繁殖出来的。
由于混血女奴的优势,由于生出混血女奴的男主人兴之所至的少量照顾或者是交易和赠送,导致美国的混血墨人比纯血墨人奴隶生存率高了很多倍。
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墨人普遍比墨洲原生墨人白很多
朱靖垣不知道这辈子的杰斐逊,还有没有一个叫莎莉的混血小姨子女奴。
但是繁殖奴隶的产业多半是在经营着的。
这辈子的美利坚地区,工业比历史上更加发达。
但是历史上的北方地区,五大湖区都现在都是法国人的。
以至于法属殷洲的工业能力更强,英属殷洲的种植园比例更大。
现在美利坚的内部,南方的力量比历史上更加的强大。
所以现在才能勉强维持平衡。
现在大明商人和西班牙、葡萄牙奴隶主,把整个中、南殷洲的奴隶都往美利坚南部运输。
目前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
只不过矛盾爆发的点会在哪什么地方呢
杰斐逊这帮现有奴隶主,主张繁殖奴隶使用的奴隶主,利益受到了最直接的威胁,他们应该不能容忍的。
北方可能也无法容忍更多的劳动力变成南方的奴隶。
英国本土开始废奴,同时禁止向殷洲输入天竺奴隶。
英国本土与美利坚的关系同样处于危险的边沿。
朱靖垣深入的思考了很久,然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允许顾瑞那两个奴隶贩子去殷洲。
这件事情根本本身不重要,但是新的奴隶来源,会对美利坚本来就混乱的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命令发出去之后,朱靖垣送林则徐离开。
林则徐将首先前往突尼斯,与其他各国的代表汇合,然后一起去摩洛哥。
朱靖垣开始写给京师方面的报告。
直接写给自己父亲朱简炎。
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下来,最后给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做好在北殷洲打仗的准备。
要提醒军机处,要往北殷洲继续增兵,提前做好战争预案。
提醒户部,继续加大北殷洲移民规模,而且必须得是武装移民模式。
新天府要继续扩军,扩编殷人仆从军规模。
巴拿马、德克萨斯、佛罗里达、中殷洲群岛等地,都得增加驻军规模。
美利坚要乱起来,未必是一场推迟三十年的独立战争。
有可能会是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拿破仑战争、英美战争一起来。
北殷洲可能会乱成一锅粥。
但是大明的防备性的操作也必须控制力度。
不能放开了用力。
不能再整出个新的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大明当初只是准备夺取埃及和南天竺,结果让大秦海周边各国的压力突破了临界点,然后搞出个反明同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