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住在南海子行宫。
同时就在那附近划了块地,让他们各自修建自己的新王府。
瀛州等更加遥远一些的藩国,接受改革后的藩王也在回京的路上了。
其他的没有直接拿到改革名额的藩国,大部分也都拿到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极少数完全没有撤藩计划的藩国,本身就是基本没有多少移民,本地都是土着为主的,极端落后的地方。
如果独立了根本难以生存,就算是没有撤藩承诺,也会继续留在大明,从来没有想过所谓得自立。
在大部分藩国准备改革,全面倒向大明朝廷,反明同盟也正式“求和”的情况下,大明朝廷的力量再次暴涨。
就算是有些藩国对政策有意见,本身切实存在自立倾向的,现在也都很自觉的暂时保留了。
前半年那股自立的风潮,似乎转眼间就彻底消失了。
京师周围的北直隶,南京周围的南直隶,辽东、山西等民变最为剧烈的地区,现在情况已经明显的缓和了。
主要原因还是大批流民被招募进了新的工厂。
新开放的六大行业之中,六元银钞起步的最低薪酬标准,以及每月两日公休的政策,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了。
大明国内的局势已经正在逐渐转危为安。
后续只要不出大的纰漏,这个天下应该就能基本安定下来了。
京师地区的情况看上去更好。
流民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绝大部分基本上都进了工厂。
至于本来就不想工作的街熘子,或是半强迫的送去上工,或是被勒令留在家里,
没有能力工作的真正流民和乞丐,也被到养济院里面集中救济。
京师官员上下一心,就着六大行业开禁,和谈正式确定的风潮,把京师两城彻底整治了一遍。
老皇帝明白官员们的想法,于是在正月十五的早朝上宣布
即日起解除宵禁,全体官员自今日起休假三天,
待和谈正式结束后,全面恢复往年定例。
所谓定例,具体是指
太祖皇帝的定例大明官员每月休假五天,冬至休假三天,元旦春节休假五天,俗称洪武假。
成祖皇帝的定例元宵节前后,从正月十一日到二十日,连续休假十天,俗称永乐假。
世祖皇帝的定例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分别休假三天,俗称仁武假。
当然,这些假期都是官员的,跟民间没有什么关系。
在大战开始之后,这些假期就逐步被收紧,到了最近这两年,连过年也就三天假了。
最爽的元宵十天永乐假更是想都不要想。
今年战争终于要结束了,大家都有了点想法,老皇帝也就乐见其成了。
于是乎,在泰平三十四年正月十五的时候,最近几年来最热闹的一个元宵节到来了。
虽然就三天,虽然十五当天才开始放假,大家的准备都不充分,花灯搞的都比较粗糙。
但是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是好的,对今年和来年都有了更好的期盼。
成祖皇帝朱棣当初亲自提醒民间放灯,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都不禁夜巡,着不要生事搅扰。
不过朱靖垣家里的情况特殊,按照朱简炎的专门吩咐,所有人都没有出门游荡,就在家里团聚赏灯。
虽然不能出门,但是相比往年,这已经是有的乐了,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朱简炎的王妃和几个夫人,以及一群儿女们,心情都是很不错。
但对于梁云英而言,快乐都是别人的,现在只是觉得的她们吵闹。
这三天假期结束之后,自己儿子差不过就该去那一万五千公里之外了。
几杯酒下肚之后,梁云英的情绪散发出来,抱着儿子低声抽泣。
朱靖垣的心情很复杂,在这个本来应该放松的氛围下,却完全放松不下来。
老皇帝在这个时候开宵禁,同时直接给了三天假期,这简直就是主动给有想法的人制造机会。
不知道老皇帝是不是计划着,趁机把所有不安分的分子吸引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放在自己身边的关天培的一个司,可能就是为了预防因此出现的混乱的。
这种心理预期,让朱靖垣别说出门了,在家里都不敢喝酒。
与此同时,朱简烽的王府内院,朱简烽的王妃李瑛,也抱着朱简烽在哭诉
“殿下您真的要去西洋海角跟西夷打交道吗”
朱简烽不紧不慢的喝着酒,语气非常随意的点头说
“我说过好几遍了,你要是跟着去,这两天就赶紧收拾东西,不想去就算了,别三天问八遍。”
但李瑛的想法显然根本不在这个上面
“殿下您还能回来吗您真的就这么放弃了吗”
朱简烽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有些不耐烦的反问
“我不放弃还能怎么样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