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黜龙> 第二百三十章 国蹶行(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国蹶行(18)(1 / 4)

在得知曹林与东都主力忽然出现在河内后的第一时间里黜龙帮首席张行便下达了军令要求全军放弃汲郡与黎阳仓向北、向东撤离以避锋芒。

然而这个命令的执行却明显受到了一定的抵触。

一部分人是被巨大的仓储本身给迷了眼睛不舍得;而另一部分人是被之前的成功的突袭与巨大的后续影响给迷了眼睛觉得大宗师未必不能一战觉得东都兵马不堪一击……正所谓你有大宗师我也有宗师还有四五个成丹十几二十个凝丹凑活凑活总不能差太多至于兵马东都兵马与黜龙军在数年中多次交锋明显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而黜龙军却日渐成长起来所以只当东都大军为无物那这样的话拼一次试试又何妨?

这就是机会主义了。

坦诚说张行没资格呵斥他人是机会主义者的因为他本人干的一些事情也有机会主义的嫌疑……甚至他还算是半个虚无主义者教条主义者冒险主义者无底线的灵活主义者甚至有时候比如说现在他说不得还能算个投降主义者。

因为回到这件事情本身张首席还是坚决的重申了命令并拒绝留出任何讨论余地。

非只如此在军令发出后他又迅速追加了一系列的细节补充……比如落在最后的部队要破坏桥梁阻隔路面以尽量拖延;再比如所有头领都不得再使用鲸骨佩饰、马扎不得穿戴黑白短氅以避免被定点清除;还比如所有车辆、牲畜转入战兵营内战兵营优先撤出;所有屯田兵也全线撤出但若实在是因为数量果断撤离不及允许联合原汲郡官吏、降兵自行据城而守;汲郡官吏、降兵愿意走的可以一起走不愿意的也不强求;允许来不及离开的屯田兵与原汲郡官吏、降兵灵活自主采取措施以生存下来不会针对此事予以追责。

之所以如此坚决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他虽然不知道大宗师的威力到底如何但甫一穿越就见过分山君的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低估大宗师威能的尤其是之前准备将改革中进行大军阵实验还失败了;其次凌汛隔绝了南岸的援兵使得黜龙帮短期内不能汇集全力来应对此次奔袭;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家这次不是大宗师一个人来而是大宗师这种高端战力配合着一整支大军一起抵达军队中还有不少成丹、凝丹高手……几者相加绝对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构成了一个成体系的强悍暴力机器……这意味着一旦两军相对很可能从曹林这位大宗师的最强点开始形成一点破继而全线崩溃的局面。

张行不敢赌。

与之相比另一位来到河北的大宗师张伯凤的态度到底如何反而都可以放一放了虽然这也很重要但也要先避锋芒再说。

“首席这么撤不是个法子。”

遇到这种局面徐世英也不好继续冷眼旁观了事实上他是飞马从汲郡与河内郡交汇处的临清关过来的然后在汲郡郡治卫县南侧的清淇城外见到的张行。

值得一提的是卫县以及清淇城在黎阳西面足足三十里的地方换言之张行在下令全方位撤退的同时自己反而主动往反方向过来了。

他是来监督撤退顺便来看大河冰情的。

“怎么说?”立在大河河堤上被南风吹动衣角的张行回过头来看向了堤下的徐世英。

“两个说法。”徐世英一边往上走一边黑着脸来答走到河堤上也是不禁侧过脸去躲了下风。“第一咱们人太多太分散根本来不及撤只要对方一意放马来追便是汲郡能躲开到了魏郡跟武阳也要被追上更不要说密密麻麻的屯田兵了;第二如果他们紧追不舍什么都不管直扑将陵咱们怎么办?甚至继续追下去追到登州又如何?”

“你说的有道理。”张行负着手点点头。“但问题在于如果就在汲郡抵抗的话恐怕会更糟糕……曹林与东都主力毕至这一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不能上来便送上一败失了后手之力。”

“这是当然。”徐世英点头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张行立即反问。“是想到什么法子了吗?”

“没有。”徐世英登时顿了一顿然后也负着手给出了答复。“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来寻首席的……我能想到的一个说法大概是先撤等到流冰结束让河南兵马与登州兵马从下游渡河与我们汇集把力量汇集起来对方也要拉长战线层层分兵占据城池的此消彼长看看能不能打他一仗。”

“我的意思与你一般无二。”张行也点了点头。“现在的情况是不撤不行但指望着撤就能解决问题也是胡扯……只能在撤退的时候尽量抓住所有机会改变态势找到机会解决问题。”

徐世英点点头:“首席具体有什么设想吗?”

“有。”张行立即做答。“第一个是如你所说流冰期后立即动员河南部队但未必一定要汇集在一起骚扰后路隔断东都与这支部队的通路也未必不是一个法子因为曹林这一波气势汹汹最大的漏洞其实还是在基层士卒身上若能让其部兵马士气散落丧失战力那便是大宗师也要反过来被牵累说不得便有机会;第二个是尽量采取外交手段向北地、幽州、河间还有李定那里做些交涉能拉来最好不能拉来也要尽量避免夹击;第三个就是张伯凤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