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黜龙>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国蹶行(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国蹶行(15)(2 / 5)

陇暗然失色曹氏又如何能幸免?”

曹林不置可否反而干脆来问:“你跟英国公聊过了他让你给我带的话?”

“没有。”李清臣坦荡来对。“我不是英国公的人也没见他。恰恰相反我知道想要说服中丞去对付黜龙帮必须也要捎带着英国公因为中丞心里也有一口对英国公的气……”

曹林张口欲言但下一刻他就闭嘴了。

“所以我虽没见英国公却在路过南坡时见了张老夫子一面。”李清臣平静来言。“我问张老夫子若我们攻打河北他会不会阻止?他说张三郎的胆大包天离经叛道都是他不能忍的所以若中丞进河北他决不会做窃后之人。那么中丞如果张老夫子确定不与您为难从您这里来说是不是可以击败张行后从容再做计较……届时非但可以再进关西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往河北去英国公会不会按捺不住不得不先入关到时候中丞反而能窃他之后翻转乾坤呢?”

曹林沉默了下来。

且说他之所以呆在潼关不动主要原因当然是韩引弓这个王八蛋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是在潼关等不是在桃林不是西都?为什么不敢去河东处置了韩引弓?

当然是因为一个简单又直接的道理那就是大宗师可借塔而为离塔越远越乏力离塔越近越强悍而这个远近并不是单纯的直线距离是要以特定地理地域甚至城市群为分割的。

谁也不知道是因为一些山川河流阻拦了天地元气的交流还是地域分割本身诞生了这些山川河流总之这似乎是大宗师们很早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普通人知道比较多的一个关于高级修行者的基本道理。

具体从曹林这里来讲他人在东都是谁也不惧的但离开东都战力便下降了一定程度而如果他越过大河或者入关那就会彻底无法借黑塔调度天地元气了。

这一点在河东有一位南坡夫子关西有一位太白峰道人的时候就更加明显。

此消彼长他一旦越过大河或者入关便意味着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尤其是两位大宗师最少有一位态度暧昧而且还有一个修为不明的英国公。

曹林越来越怀疑英国公已经是大宗师了只是还没有立塔或者说这厮在等着入关或者拿下东都后再立塔甚至直接建制。

而这意味着他一旦离开东都踏足晋地或者关西很可能会被两位大宗师以绝对优势截杀……去河北也是一样。

自己死了无所谓事到如今曹大宗师也不觉得自己还会怕死但不能白白去死白白浪费大魏最后一个顶尖战力这是曹林早就想好的事情。

甚至他此番西进本来就有将白横秋或者张老夫子钓出来然后忽然折返尽量换掉一个的潜在意图。

只不过不知道是韩引弓本人自作主张还是晋地那两位玩的太绝了他连这一步都踏不出去。

而现在如果说张行的言行不仅仅是极大动摇了东都也让张老夫子产生了警惕愿意稍微放个空子的确是个路数。

“韩引弓……”一念至此曹林忽然开口。

“我没去见他。”李清臣平静来言。“之前在淮西就看出来了此人私心过重又常年领兵所以在他眼里什么都比不上他握住手里那点兵为了那点兵马他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都敢湖弄这种人见了有什么用?不过我觉得这一次并不是英国公跟张夫子的指派而是他自作主张就是不想西进与巫族拼命。”

“我也怀疑是如此。”曹林点头。“我本来本能以为是他受了指示在那里做诱饵但是后来一想若真是英国公与张夫子背后作祟只须让他随我西进然后再堵我归途即可……”

话至此处曹林复又感慨:“话虽如此他当年在苦海戍边敢战敢为英勇无畏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呢?”

“当然是因为大魏无德曹氏无德。”李清臣忍不住心底那一丝烦躁脱口而对。“中丞事到如今还说这些有什么用?依我看来连张行和英国公都算是被大魏、被两位圣人给逼反的!”

这一次曹林意外的没有驳斥他顿了顿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十二郎我能信你吗?”

“我只敢保证两件事。”李清臣坦然以对。“其一张老夫子确实对张三的什么‘同天下之利’和‘黜擅天下利者’不以为然而且认为对方胆大包天;其二张老夫子亲口保证中丞若去河北他绝不趁人之危与中丞为难……至于说张老夫子有没有骗我我们到了河北是胜是负后续英国公会不会上当我一概不知。除此之外我也只能以下属身份请中丞东进。”

说着李清臣站起身来避席躬身行礼。

曹林点点头也站起身来:“我知道了……局势如此确实不能坐视大局崩坏而若是张老夫子有这两句话去河北的确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李十二郎你休息一下我去点验兵马咱们按照你的计划掉头去河北!”

闻得此言李清臣只觉的脑子里晃了一下然后身上紧绷着的一些东西立即散开整个人也跌坐下来。

曹林见状上前低身拍了拍对方肩膀这才转身离开。

而李十二郎只是瘫坐在那里不动……须知道刚刚那一瞬间不仅仅是数日的疲惫、困倦涌了上来里面其实还有一些后怕、羞愧、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