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们结婚吧> 第65章 好日子(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好日子(1)(2 / 3)

有机会见识更高的山、更远的路、更广阔的天空。

也是在这次活动现场,姜宛繁再次见到了晏修诚。

去年比赛之后,她也陆续听到了一些消息。

质疑晏修诚声音从未平息,关于“兆林”服装设计的丑闻也未停止。他俩各自发过声明,诉诸法律手段严惩流言。之后风浪渐平,但晏修诚的口碑直线下降。

从刺绣行业往娱乐圈挤,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他那些清新人设不堪一击。盛梨书曾经跟她提过,晏修诚被解约,好几家合作方都中止了业务,举步维艰。

偶遇他的前经纪人,对方在酒桌上毫不避讳,直骂晦气。

晏修诚四处拉拢人脉,费尽心思还想再翻盘。

觥筹交错间,隔着重重人群,姜宛繁一眼看到他。端着酒杯,微微躬身,笑容巴结谄媚地向某公司高层敬酒。身上那股挺拔清隽的高冷书卷气,也已了无痕迹。

方寸空间,却如隔山隔水。

大概是察觉到注目,晏修诚回了一下头。

对视时,他笑容收敛,目光强撑不让。

到现在,他还视她如仇敌。

姜宛繁只觉得可笑,赢了她有什么用呢。问心无愧的人生,是他一生所缺,这已是最大的惩戒了。

从北京回来后,姜宛繁径直去了卓裕的俱乐部。

卓裕在滑雪场,耐心地教着一个小朋友。

冷气扑面,缓解初夏热意,但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氛围热烈如芒。

姜宛繁看着卓裕,那种踏实感,让她很安心。

……

处暑节气,霖雀降了一场雨。

城市高温不下,小镇早晚已要穿薄外套了。

连老太太都忍不住多想了,悄悄把卓裕拉到一旁问,“孙女婿,你俩是不是又失业了?怎么老往家里跑啊?”

卓裕乐不可支,“奶奶,吃老本了,您生气吗?”

“吃太久的话,还是会生气的。”祁霜觉得有点玄,又问:“你俩这次准备待多久?我要去囤点米。”

卓裕扶着祁霜,“这次回来,陪姜姜办事的。”

还不是一件小事。

姜宛繁早两年的时候,就有了打算。

霖雀的地理位置偏西,知道的人不多,但这边的刺绣其实很多。不止霖雀,周边的罗云、江其、陈水镇,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她想,如果能设置一个点,把这些资源都串起来,一定能创效。

卓裕听她说了后,很是支持。

“你应该早点告诉我的。”他微微责怨。

姜宛繁挠挠头,“挺繁琐的。”

“麻烦事都交给我。”卓裕说:“去做你想做的任何。”

卓裕魄力凛然,很快打通当地政府、商管的关系,进行登记造册,办理了相关手续。

姜宛繁很喜欢夏天。

一个寓意希望,生机盎然的季节。

也是这个夏天,她的人生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解锁了一项新角色。

“霖雀刺绣再就业文化中心”诞生。

只要有绣品的人家,都可以交到这里来。资源整合,分发渠道,对外宣传,清晰账目,以及可靠的法务把关。

除去必不可少的营运费用,销售所得均由作品本人所得,姜宛繁不收任何所谓的酬劳与中介费。

她很少用个人微博,这一次,难得的做了宣传。

盛梨书当仁不让,非常义气地转发。

文化中心成立的第一周,来现场视察的各路老板就有十余位。第一批收上来的绣品供不应求,有几幅稍大点的虫鸟图,还被多家竞价。

拿到钱的阿嬷们笑得合不拢嘴,这比她们自己卖翻了五六倍。

好事传千里,姜宛繁简直成了霖雀镇的宝贝。

向简丹本来还挺介意,她没忘记当初别人论闺女是非的事儿。姜宛繁反倒安慰起母亲来,“街头巷尾,邻里之间,就这么大点地方,为了一根线头都能从天黑拌嘴到天亮,可要说多坏的心思,不至于。您就当以德报怨,造福一方,以后买彩票中五百万。”

向简丹嘟囔,“五百万算什么,说你坏话,给五千万我都不干。”

一旁玩消消乐的姜荣耀哼了哼:“你又不是没有。”

向简丹翻白眼,“就你那些收藏品,全是空头支票,也没见你卖几个钱给我。”

“那是无价之宝!”老姜急眼了。

霖雀刺绣文化中心声名远扬,不仅带动了刺绣文化,还让更多的人来到霖雀旅游。小城镇胜在风景宜人,质朴的苗族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

来这边玩的小姑娘们穿着苗服,背着竹篓,山水是天然背景,出片率极高。

十月金秋,一家国家级的杂志媒体联系姜宛繁,想过来做个推广。

即使她不怎么喜欢上镜,但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姜宛繁欣然。

整个采制流程分两部分,一是拍摄霖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