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穿成洒扫丫鬟后> 第124章 水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水泥(2 / 3)

她找了一些有奇思妙想的年轻大夫,叶音只说橘子上的青霉能提取治病,然后让他们去研究。

年轻大夫们:???

年轻大夫们:!!!

这话但凡换个人说,年轻大夫们直接开喷了,橘子上的青霉治病,你咋不说死了百病全消呢。

但女帝有命,他们也不能不从。再加上女帝到处搜揽医书,让他们随便看,月银又丰厚,不时给患有疑难杂症者治病,这群年轻大夫们慢慢也觉出好处。

当然今日叶音不是想去看医学的进度。

她带着顾澈去了另一个方向的工房。随着太阳落下,除了玩乐场所,大部分地方都寂静起来。但进入工房,里面大火熊熊,热气蒸腾。

不多时,叶音和顾澈就出了汗。

工房的管事赔着笑:“圣上,朔应陛下,您二位怎么来了。此地闷热,恐伤了龙体。”

叶音:“无妨。”

她大步进入室内,嘈杂声扑面而来。

叶音问管事:“朕之前让你弄的东西呢。”

“圣上请随小的来。”

顾澈不解地看向叶音,叶音回了他一个“稍等”的眼神。

他们在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前停下,顾澈看着厚重桌案上的泥块,伸手摸了摸。

顾澈理智上知道叶音琢磨的东西非同一般,但看着灰白色的石头,实在不知其有何特别之处。

叶音也不跟他卖关子,示意管事解释。

管事摸着石头,由衷笑道:“朔应陛下,这是熟料。”

“熟料?”叶音那双温润清明的眼里有着明显的茫然。

管事:“这是由汉白玉,粘土烘干磨碎,加入铁矿粉再煅烧所制。”

管事深情的抚摸石头:“煅烧温度还不能低,比烧瓷有过不及。”

顾澈还记得那琉…玻璃是怎么做的,但又想起叶音下午在聊修路,顾澈隐约有了概念。

果然,管事往旁边走去,顾澈也跟上。

管事指着一个大坑,“之后把熟料跟石膏混合再磨细就大功告成。”

这也就是水泥常说的两磨一烧。

“朔应陛下,您看这坑完美吗?就是水泥所造。水火不侵,坚硬无比。”管事说到激动处,若西子捧心:“天下竟有此等神物。”

“天佑圣上,天佑大宁。”

顾澈忍俊不禁,笑盈盈望向身后的叶音。

叶音:咳……

水泥摸索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要顾虑的东西多,叶音才没立刻推广。如今秋收已过,是个好时机。

水泥一物横空出世,朝堂皆惊,孙逊在知晓水泥的硬实,又算过开销后,喜不自禁。

崔尚书脸上的笑都快维持不住了,如此一来,他想从中谋利的计划被迫腰斩。

汉白玉也就是文雅些的说法,真要说穿了就是一石头。现代叫做石灰石。

而水泥的用处不仅在修路,更可固城池。再往下细想,若是大宁百姓都住进水泥修建的屋子……

谁都能看到这门差事里蕴藏的巨大财富。

谢尚书面上儒雅斯文,心里痛的在滴血,如此法子若是在世家手中,别说区区钱财,就是如今这朝堂局势也要狠狠变上一变。

一时间,朝堂上为了水泥修路这差事争的头破血流。

顾朗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都说文官弱不经风,这不挺能打吗?别以为他没看到有人下黑手。

叶音见众人争的差不多了,才道出她心中的预定名额,平民出身的官员和世家之间7:3的比例。

谢尚书的小儿子和崔尚书父子就占了三个名额。名额有限,世家之间也抢的凶。

叶音旁观他们内耗,坐收渔翁之利。

次日,各路人马从京城快速奔出。

这些事情,普通百姓就算看见了也不当回事,只当大人物有要事。他们避着些,免得惹祸上身。

而当他们回到家后,家里人激动的拉着他们说事。

“当今要修路,咱们村子要修路了。”

刚回家的男人哭笑不得,他给自己倒碗水,边喝边道:“咱们村紧挨京城,不是早就修了路了。”用黄土夯实,还算平整。

只是雨天麻烦,没办法,他们一个小村子总不可能像京城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