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看完了,真的是一个狠人。
用完午膳,晏殊就离开了。临走前,他给赵旸布置了作业,让赵旸写一篇有关民以食为天的文章。
对于写诗文一事,赵旸早已经习惯了,毕竟这些年来,他写了不少文章。
晏殊离开后,赵旸没急着去午睡,毕竟才吃饱饭。他和曹许坐在火炉前,一边喝茶,一边烤栗子吃。
“殿下,我们要去堆雪人吗?”每年冬天,殿下都会堆雪人。
“雪太大,等雪停了再堆。”赵旸刚说完,就想到一件事情对元松说道,“你今年去采雪了吗?”每年冬天,赵旸都会让元松他们采雪,然后留着第二年泡茶喝。
“采了。”元松说道,“今年雪大,小的们采了不少。”
“那就好。”赵旸又想到一件事情,皱起眉头来,神色很是担忧,“很多地方都在下大雪,王胖胖他们正在回汴京的途中,我担心他们途中会有危险。”
原本王安石他们一家人是要在中秋节前赶回汴京城的,但是他们刚出发没几日,舒州出了事,他们一家人又回到了舒州。
上个月,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再次出发上路。如今,正在回汴京的途中。
赵旸担心他们一家人回汴京的途中冷,还派人给他们送去炭火,这样他们途中也能烤火取暖。
“殿下,王胖胖他们一家人应该会找客舍住下来,毕竟雪天不方便出行。”
赵旸想想觉得也是:“希望他们一家人在客舍或者民宅里。”
王安石算到要下雪,就没有急着赶路,留在了客舍。
果然被他算中了,第二日就下起了雪。
此时,王安石和王胖胖坐在炕上看书、写字。
赵旸把炕弄出来后,很快就传到汴京城以外的地方。除了老百姓家里,客舍和驿站里都弄了炕。
王胖胖正在给赵旸写信,跟赵旸说他在途中的情况。
王安石则在看太阳书局的报纸。不过,他看的报纸有些过时了,是几个月前的。
是他们在离开舒州前,赵旸给他们寄过去的报纸。
王夫人也坐在炕上,正在给王胖胖修改棉衣。她听到窗外犹如鬼哭狼嚎的风声,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担忧。
“也不知道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
王安石说道:“后日,雪就会停。”
王夫人是相信王安石的话,听到后日就不下雪了,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那我们后日上路吗?”
“不上,雪刚停,路上全都是积雪。”王安石老神在在地说道,“等雪化了,我们再赶路。”
“听你的。”王夫人说完,忽然感慨道,“幸好曹娘子派人给我们送来银子和衣物,不然我们一家人要冻死在路上。”这是赵旸让曹皇后派人送的。他担心王安石一家人的银子不够,到时候住不了客舍或者驿站,他们一家人真的有可能冻死在路上。
“我们这些年真的受曹娘子一家人帮助很多。”
王安石倒是不是很在意:“日后慢慢还。”
“肯定要还的。”他们这次回汴京城,也给曹娘子他们一家人带了不少东西,希望曹娘子他们喜欢。“雱儿,你还没有写好信吗?”
“没有,我有很多话要跟阳阳说。”王雱已经写了五张纸的信了,但是他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你写信也暂时送不出去啊。”
“等到了下一站,可以让驿站的人送信。”王雱一边写信,一边说道,“阳阳一直在等我回去。要不是下雪,我们离汴京城又近了一些。”七年没见,也不知道阳阳长成什么样呢了,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好看。
“七年没见,阳阳应该长大了不少,也应该出落得一表人才。”
王安石听到这话,却说道:“不一定,有的小孩子小时候长得好看,长大了就变得不好看。”说完,他睨了一眼王雱。
王雱注意到他爹的眼神,登时炸了:“爹爹,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长大长丑了么。”
“难道不是吗?”
“我没有,我明明长得更好看了。”王雱又说道,“我肯定比爹爹你小时候好看。”
“半分都没有,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非常好看。”
“我不信。”
“这是事实。”
父子俩因为这事又吵了起来。王夫人没有阻拦他们,好笑地看着他们吵。
王安石突然想到儿子和周家那个小子的赌约,“你不要到了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