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 第11章 商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商议(3 / 4)

分队收拢百姓控制乱兵的结果。在精密的筹谋下这一行动极为成功,到目前为止,穿越集团已经完全掌握了江陵城周边的所有人力。据王治统计的数据,他们手下有原江陵城百姓一千五百余人,有原乱军五百余人,现在都已妥善安置。

听到这个数字,地理学顾问刘恒举手发问:“才——才只有两千多人?”

王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兵火□□之后,又是天天的奴役压迫杀戮取乐。人口十不存一,是很正常的。”他低声解释:“要是我们再晚到几天,恐怕春归的燕子都能在屋梁上筑巢了……就算是这点残存的人口,整体状况也极为糟糕。医疗组做了一个简单的抽样,估算这一千五百多人中,还保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不足半数,其余都有极为严重的营养匮乏。这么说吧,和这些人相比,海地都算是丰衣足食……”

听到这个状况,众人下意识都皱起了眉。虽然穿越前对古代的生产力有过心理预期,但情况之恶劣还是超乎想象。

王治停了一停,环顾四周:\"……因此,我们需要对穿越之前拟定的计划做一些修改。从数据上看,大规模的工程修缮,乃至需要重体力的一切劳动,暂时都不可行。”

此话一出,连沐晨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了:根据专家团给定的意见,穿越之后他们应当迅速收拢劳力,以衡阳王的名义组织春耕,争取在夏季收割一波稻子,早日实现主粮的自给自足。但耕作与开垦是毫无疑问的重体力劳动,难道现在要一并搁置?

“如果只是严重饥饿的后遗症,调理起来还是很快的。“坐在长桌边上的舒白略一迟疑,还是给出了专业判断:”从医学上说,只要提供充足的食物,休息大概五到十天,就能基本恢复劳作能力。粮食我们暂时不缺,可以先分发十日的定额,等到恢复劳力再说……”

言下之意,是只要举措得益,春耕还是不会怎么耽误的。沐晨心头一松,正想开口赞同。旁边桌子却笃笃轻敲了两下,经济学贝严贝顾问举手示意,对着沐晨微微摇头。

“不妥。”他语气平淡,却自有一股魄力:”我不赞成无条件的分发粮食。“

舒白皱眉:”为什么?要是再不放粮,马上就会有人饿死——难道我们没有赈灾的义务?“

”当然有。“贝严从容不迫:”但赈灾不是这么个赈法。这里我并不举什么理论,只是请诸位想一想,我国扶贫十几年,除了实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什么时候直接发过大额的现金?国家扶贫的开支数以万亿,那是平山填海一样的的资金往下硬砸,消耗花费的何止金山银山?数万亿砸下去都毫无顾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吝惜发下去的那一点小钱。那么,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的引入产业修筑设施,每年发上百份的中央文件苦苦纠结扶贫里的一点细节,而不是掏几千亿出来一发了之,既轻松又愉快呢?“

他的语气平淡无奇,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但在座众人都是若有所思。这位经济学顾问是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顶刊顶会发得手软,但最为厚重的一份履历,却是参加国家扶贫工程与乡村振兴,在乡下蹲点蹲了整整五年。论基层经验与治理思路,恐怕五十个人中要属第一。

贝严略微停了一停,环视之后也不卖关子,顺理成章接了下去:

“这里我也不讳言什么。就我的经验来说,长久的贫困与极端匮乏会严重损害一个人的心态,即使借助外力获得了物资,道德观念与行为逻辑也很难与正常社会适应。如果不将他们纳入到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不让他们在劳动中消耗精力、修正价值、建立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那么极端贫困下养成的扭曲观念就会毁掉他——同时也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秩序。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发下去了十日的食物,让此地的居民好好修养。那么总会有少部分人恢复得更快,体力更为充沛。他们又会有什么举动?——好好休息,等待我们给他安排之后的任务?不,他很可能会遵从在饥荒中最基本的逻辑,遵从人的本能……比如抢夺他人的食物,而后逃离出城,比如于烧杀抢掠,落草为寇。大饥之后必有大乱,这是古人血淋淋的教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