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宋恂颔首。
“很多同志避外贸如蛇蝎,你怎么还主动去搞外贸?不怕被人扣帽子啊?”秦副部长笑着问。
“申请开放进出口贸易的决定,是我们南湾县的集体决议。我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宋恂解释道,“南湾是全省水产出口份额最大的县,又坐拥砚北港这个全地区唯一的港口,国家却始终没有在南湾设置进出口贸易的必要机构,没有海关,也没有检验单位。海产品从砚北港出发,绕道去省城,在省城办理各种检疫签证再出口,比直接从砚北港出口,至少需要多花费十天时间。如果能节省这个时间的话,南湾外贸的发展,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秦副部长盯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地问:“砚北港也是在地区境内的,你想没想过,开放咱们海浦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才能让砚北港发挥最大的作用?”
宋恂赶紧点头赞成:“如果地区能牵这个头可就太好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南湾也就不用费劲去跑手续了。”
“地区刚刚正式组建了副处级建制的对外贸易局,目前还缺少一些外贸方面的能手。地委有同志向组织部推荐了你,认为你可以搞好外贸工作。”秦副部长抬头问,“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对于去地区外贸局工作有信心嘛?”
“说实话没什么信心。我确实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外事工作,但是外事工作与外贸工作大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宋恂想了想说,“目前想要发展地区的外贸工作,一是要想办法大幅度提高外贸总额,二是要尽快向上级申请设立海关和检验检疫局。相比于让我这个门外汉来外贸局工作,可能从省外贸局或者商检局调任一位了解申办手续的同志更合适。”
秦副部长并不去费力分辨他到底是真谦虚,还是假客套,笑了笑说:“在干部的任用上,组织部门有自己的考核和考量。目前地区外贸局正有一个副局长的空缺。宋恂同志,经过这段时间的详细考察后,组织部认为你是比较适合进入外贸局工作的,你本人对这个安排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