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支持!”
宋恂&贾红梅&通讯员小赵:“……”
贾红梅捂脸,看来这次带来的东西,真的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明明是送来试吃的样品,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却成了回礼呢?
几个记者对于那些土特产的兴趣,远超副主任所介绍的内容,一时间都围过来拍照。
有个省日报社的记者,资历最老,为人也比较谨慎,发现贾红梅神色不对,便对她发问:“请问,这些东西真是社员们送的吗?”
贾红梅:“……”
宋恂替她做了回答:“这些土特产确实是社员自发组织,自行筹备,让我们代大家送来出口公司的。”
可惜不是送礼的。
“你们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回馈出口公司呢?”
宋恂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我们瑶水支公司所在的瑶水村生产队,虽是一个小渔村,但当地社员心灵手巧,淳朴善良。听说我们能与省食品出口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后,社员们激动万分,甚至还特地拿出过年存放的鞭炮庆祝。”
贾红梅:“……”
“这次合作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也有意向食品出口公司学习,开办一家食品加工厂。只不过,我们小地方的人见识有限,实在无法从上百种土特产中准确找出适合生产的产品。而出口公司的产品是我省食品行业的金标准,所以社员们就想送些样品来,让出口公司的同志们帮忙甄选一二,看看哪种食品有生产价值。”宋恂故意画蛇添足般地解释,“我们可不是给出口公司送礼啊,就是请大家帮忙的!”
众人:哦,果然是来送礼的。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里吧。”盛主任出声打断还想继续提问的记者,“咱们抓紧时间看看合同条款,没什么问题就赶紧签字吧。”
贾红梅已经将合同上的条款和数字反复对照过好几次了,确定与他们商议的没什么出入,便将合同递给了宋恂。
出口公司这边的合同做得很细,甚至还专门针对今后购买渔轮的事,附加了补充协议。
宋恂也仔细地从头到尾翻阅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才与盛主任交换着,在两份合同的末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由贾红梅盖了公章。
而他以一身乡镇干部打扮与盛主任握手,交换合同的画面,也被记者们抓拍了下来。
*
送走记者和省渔的副主任,盛主任将宋恂和贾红梅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通讯员小赵已经悄悄对他讲了,那些土特产确实是宋恂带来寻求第二次合作的样品,真的不是送礼的。
既然是样品,盛主任便没客气,将那些瓶瓶罐罐和牛皮纸袋挨个打开看了几个,又专门挑拣着几种烤鱼片尝了尝。
“你们不会是想用这些东西走出口的路子吧?”
“您觉得味道怎么样?”宋恂笑道,“这些东西就是没有漂亮的包装,其实味道不比市面上卖的差。”
盛主任嚼着烤鱼片没回话,让一旁的小赵也尝尝。
然后从他身后的架子上,取出来一大一小两份塑料包装的烤鱼片,递给宋恂和贾红梅试吃。
宋恂二人没急着拆开,先看了人家烤鱼片的外包装。
小分量的每包50克,大分量的每包100克,统一用的白色条纹的透明塑料包装袋。除了品名和一个不大的鱼跃龙门的图案,正面只有生产厂家“东海省海洋渔业公司联合加工厂”的字样。
其实,他们不用尝,只透过透明包装看一看内里,掂一掂重量,就知道与人家的差距了。
人家这个50克装的内里,至少装了三片烤鱼片,但是如果换成瑶水村制作的这种,50克兴许只能装一片。
瑶水妇女们做的鱼片,主要是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当零嘴的,为了照顾他们的牙口,烤鱼片的口感松软,水分含量偏高。
宋恂将包装打开,与贾红梅分着尝了尝。
“哎呦,这东西咋吃嘛!也太干了!”贾红梅吃了一口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