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间,知县想起了很多事:中风的老父在他中举后,才安心地阖眼;老母穿上凤冠霞帔,老泪横流地和他说,就算死也瞑目了;临到贵州前,他安慰结发多年的妻子,说一定会立功,为她也请封诰命……
呜呼哀哉!
他还未孝顺老母,安慰妻子,抚养儿子,就要死了吗?
知县脸色惨白,两股颤栗:“给、给本官更衣。”他咽口唾沫,“着、着公服。”
就算要死,他也得体面地殉国!
丫头只好放下手里的绣有补子的常服,翻箱倒柜找出青色公服给他换上。
知县像幽魂一样飘出去了。
县衙大堂内,清平书院的书生们又来了,大声请命。
“大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也去吧。”
“快派兵援助。”
“某愿往,请大人给手令。”
“在下也愿意去。”
知县在一堆乱糟糟的声音中,找出最不和谐的音符:“援助?”他茫然地问,“清平卫的援兵来了?”
没道理啊,清平卫的人早就走了。
“不,不是卫所的兵。”嘴巴最快的书生说,“在下看得清清楚楚,两面旗,一面是‘夏’,一面是‘谢’,就是不知道哪位将军来了。”
“谢?”知县愣了愣,他还以而是“韦”或者“冯”,但“谢”??
知县回忆了番,事关仕途,他对最近的调动印象深刻,很快找到符合条件的:“是谢参政!”
他一拍大腿:“靖海侯家的公子,怪不得。”
既然来了救兵,指不定就不用死了。
知县爆发出强大的求生欲,两眼放光:“来人,快调兵,出城襄助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