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两千亲军,前往山东驰援。
这个任命十分微妙地卡在大臣的纠结线上。
山东境内的军务,本该由都指挥使干,他之所以能抽出身,主要是因为倭寇进犯登州,皇帝派了昌平侯任总兵,主导抗倭。
因此,都指挥使为主官,名正言顺,他对山东的形式也熟悉,不像外来者,连山东有几座山都不知道。
而谢玄英领两千兵,不多也不少,再多会被质疑年少,没有带兵的经验,再少又没意义。现在这样的副手,其他几家勋贵的当家人有点看不上,下面的弟子又没有本事去争。
毕竟,谢玄英也是靖海侯的亲儿子。
顶头上司的儿子做副手,人家不敢不用心。
唯一愤怒的,自然只有谢二郎了。
是夜。
谢二郎回到家里,屏退丫鬟,对荣二奶奶冷笑:“我就说,三郎不像他看起来那么简单,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不声不响的,倒是干了一件大事。”
他越想越气,抬手就妻子递过来的茶杯掷出。
茶盏“哐当”落地,散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