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她转头根本不记仇,还软乎乎地问他吃不吃番茄牛腩。
周礼有段时间没吃牛腩了,红烧牛腩是他母亲唯一擅长烹饪的一道荤菜。
“嗯,”周礼淡声道,“都吃。”
“现在要吃吗,要吃我给你盛一点。”
“好。”
“要不要再来点米饭。”
“来半碗。”
林温替他盛好饭菜,周礼坐餐桌上吃,林温先去卧室写一会儿作业。
周礼吃人手短,光盘后他问:“说吧,你要我帮你什么小忙?”
林温一愣:“你答应了?”
周礼敲手表:“抓紧时间,别耽误上课。”
林温赶紧带他出门。
片刻,周礼黑着脸,拎着一袋五颜六色的小女生的玩意儿走出商店,嫌弃地把袋子扔林温怀里。
林温开心地抱住袋子:“谢谢!”
周礼插着兜,在夜色中迈步:“回去吧。”
经过这晚,两人闲聊多了起来,他们还是互相捏着彼此的把柄,偶尔为点小事“威胁”对方。
林温这两年很少跟同龄人交流,小学时的朋友在初中后渐渐疏远了,现在她在班里没有任何朋友,周礼虽然比她大四岁,但到底刚高中毕业,身上仍有学生气,林温跟他聊天很自在,讲话欲日渐增长。
憋久了才会这样,显然平常没人跟她聊天,周礼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
有一回他闲来无事,看了看林温的书柜,发现她看书口味很杂,书籍有散文游记,也有奇谈怪志,甚至还有一排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周礼皱了皱眉,抽出几本心理学的书随意翻了翻,其中有本书的书名是《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作者叫艾伦·亨德里克森,书本开头几页,有段文字异常熟悉,正是林温掉落在火车的那张纸上摘抄的内容。
林温在忙着加工饰品,那些东西是让周礼买来了,但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数量多,她只有一个人,只能见缝插针地忙。
周礼转头看她,这些小玩意儿是她偷摸让他去买的,现在又独自加工了几天。
周礼说:“把任务分下去,让别人帮你一块儿弄。”
林温低着头,一边动作,一边声音轻轻地道:“不用,我自己就能搞定。”
过了一会儿,林温觉得房内过于安静,她疑惑地抬头,看见周礼正垂眸瞧着她。
林温问:“怎么了?”
周礼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这本书阖上,想了想,他问林温:“你是不是很想交朋友?”
林温一怔,干巴巴道:“不想。”
周礼道:“其实你要真想交朋友很容易,我保证你三天内就能交到一堆。”
林温停下动作,紧了紧手,期待地仰头,嘴巴却紧闭着,没有出声。
周礼拉开椅子坐下,说:“不过得看你是想交虚情假意的朋友,还是真心实意的朋友。”
林温不解。
“虚情假意容易,用钱结交,或者同仇敌忾一样东西,或者一块儿着迷一样东西,能怎么迎合她们就怎么迎合她们,这种朋友的好处是来得快,坏处是以后你得随时等着被她们卖。”
林温张了张嘴。
“就你们班里那堆碎嘴八婆,也就配点虚情假意,你稀罕这种玩意儿?”周礼看向她,“还是来点真心实意的划算,但这种朋友难得,有的人一辈子也找不到一个。”
林温知道周礼早猜出来她在学校的情况了,但这样的话她是第一次听人说。
要跟“碎嘴八婆”做朋友,想想确实没必要。
林温安静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眉眼渐渐温柔如水,她像讲悄悄话似的,很小声地说:“噢。”
后来周礼给林温介绍了一个他高中时常用的外语交流的论坛,论坛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千种人有万种面孔,她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想认识人就认识人,不想认识人就把网关了。
林温很快就认识了一个叫Zoey的女生,对方自称是中国人,如今在国外留学,刚刚大一。
转眼开学已经两周多,林温习惯了一周四次的补课,她甚至期待着每次补课的一个半小时。
周礼这几天日夜有点颠倒,起床是下午,他通常去外面饭店吃饭,到了晚上要去补课,下午那顿饭还没消化透,正餐吃不下,他随便买点面包垫两口。
林温看见问起,他随口说这是晚饭。
补课结束,晚饭包装纸落在了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