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谪仙> 第92章 和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和亲(4 / 5)

善,但也太伤春悲秋了。这样的性格,难怪不得皇帝和天后喜欢。

太子少师忽然换了口吻,低声道:“太子,臣有些话想单独对太子说。太子可否屏退左右?”

李善见太子少师正容,猜测他有什么大事要说,便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太子妃左右看看,欲要离开,被李善拦下:“太子妃不是外人,少师尽可直说。”

到了太子妃这个位置上,和东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整个家族都和太子深度捆绑,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就绝不会三心二意。太子少师扫了太子妃一眼,没有意见,开口道:“太子,陛下已经罢朝三日了。这三日朝廷事务一律由天后定夺,连玉玺都交由天后保管。而禁军和十六卫兵符握在盛元公主手中,这几日盛元公主频繁调兵,满城捉拿猫妖。太子殿下,此事你如何看?”

李善这几日虽然生病,但并不是不问外事。他当了十年的太子,处事稍嫌优柔,但并非没有政治嗅觉。皇帝重病,天后掌握政权,兵马大元帅换人,一切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如果李朝歌是个皇子,现在李善早就没法在东宫里坐着了。但她只是个公主,李善虽然觉得危险,却并没有到昼夜难安的程度。皇帝没有将兵权给其他皇子,而是给了李朝歌,本身就证明支持东宫。若不然,皇帝只需要当众夸赞李怀几句,让李怀暂代宫门巡逻之职,朝中风向马上就变了。

然而皇帝却选择了李朝歌,一方面是为了捉拿猫妖,另一方面,也说明皇帝并不希望其他儿子风头盖过太子。李善和普通皇子不同,他是储君,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只要皇帝不废太子,他根本不需要争什么,就能名正言顺接位。

李善说:“这是圣人的旨意,既然圣人信任盛元,我自然也全力支持。”

太子妃在一旁听到,忍不住皱眉。太子少师长长叹了一声,恨铁不成钢道:“太子殿下,这并非圣人的旨意,而是天后的。圣人如今确实向着东宫,但天后却未必。现在没人知道天后是怎么想的,她将所有权力都揽在自己手里,却没有流露出给殿下登基铺垫的意味。东宫立储已有十年,太子无大错,不可废立。兴许天后将禁军交给盛元公主,却不交给赵王,就是怕扶植赵王太明显,才退而求其次,改为扶植盛元公主。朝中谁不知盛元公主和天后同气连枝,只要天后拥立赵王,盛元公主带着禁军给赵王开道,到时候,兵权还不是在赵王手中。殿下,您不能再退让了。”

李善皱眉,说:“或许不至于此。赵王从小就对政治没兴趣,他搬出宫后日日吟诗作赋,从未插手官场。或许,赵王并不想夺位。”

太子少师被气得梗住,太子妃在旁悠悠接话:“殿下,您怎知赵王是真的没兴趣,而不是做戏骗人?何况,就算赵王真的无意大宝,那他的臣子亲信呢?”

“是啊。”太子少师接道,“赵王不喜政务,说不定正和天后心意。赵王一来身体康健,二来根基浅薄,三来对天后言听计从。如果赵王登基,天后可以继续把控朝堂,赵王没多少可用的人,少不得继续倚仗天后和盛元公主。这对赵王、天后和盛元公主来说,都是双赢之局。殿下,你不可不防啊。”

李善的表情严峻起来。东宫是一个小朝廷,一切配置都比照皇帝减幅设立。皇帝有三省六部,李善也有自己的中书省、门下省,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规模大大缩小。皇帝出行有禁军,太子同样有自己的亲兵。

太子十年积累下的政治力量不容小觑,何况储君毕竟是民心所向,礼法正统。如果换李善登基,东宫这一套小班子绝不肯将权力让给天后,而李善和天后政治理念不同,国家大事未必能达成共识。到时候太子有礼法和朝臣双重依仗,天后和太子抗衡,未必能赢。

相比之下,李怀就好操纵多了,至少身体健康这一点就是压倒性的优势。反正登上皇位的都是天后的儿子,那天后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听话的呢?

李善沉默。这些年他待人以善,如果是其他皇子,李善有自信兄弟姐妹会支持他,而不会倒戈旁人。但如果那个人是他的亲弟弟呢?

李常乐,李朝歌,甚至天后,会支持谁?

李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李常乐和李怀从小一起长大,两个人玩的不分你我,如果非要二选一,李常乐一定倾向李怀。天后感情上更疼爱小儿子,政治上更偏向没有根基的李怀,天后会选择谁无需怀疑。这里面唯一的变数是李朝歌。

李善迟疑着说道:“盛元刚刚回朝,和兄弟姐妹都不熟。她素来聪慧,未必会掺和这趟浑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