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重要会议上,所有人都会穿上正式的西装,打好领带出席,以示尊重!”
孟晓飞的话,引得会议室一阵低沉骚动。
不少在场人员尴尬的理了理自己的夹克衫、运动服,跟邻座的人交换眼色。
——孟总儿子怎么回事啊?
——年轻人,都这样。
孟晓飞对他们的不满毫无知觉,傲慢扬头,等着律风为衣冠不整道歉。
他以为律风会跟所有乙方一样,卑躬屈膝、歉意憨笑,恭恭敬敬的等待他的原谅。
然而,律风了然的挑眉,手往旁边一伸,“领带。”
帮忙传输资料的林一齐,赶紧站直了,拆掉自己整整齐齐的领带,激动的交出去。
接过条纹花色领带的手指骨节分明,律风迅速且熟练的把这条象征“严肃、正经”的领带打出了一个漂亮温莎结。
他将领结推至领口,动作优雅得无可挑剔。
旁边等候的林一齐,早就抖好了自己的西装外套,毕恭毕敬的帮他展开袖口。
刚才还悠然如度假的年轻设计师,慢条斯理穿上西装。
昂贵布料展平的瞬间,在安静室内划出利落的轻响。
律风将西装扣好,配上深色牛仔裤,似乎是另一种高雅时尚,绝不会有人觉得他不庄重。
他轻点鼠标,屏幕重新亮起,如墨的线铺开,鲜明的骨架迅速地在白纸上延展。
一座上承式拱桥,好似律风招来的一只恢弘巨兽,气势磅礴地横跨投影屏两端。
年轻的设计师抬起头,屏幕的冷光印照在他侧脸,眼睛深沉黑亮。
“因为我从来不是靠衣服获得信任。”
生活在越江上的老一辈船工,以搬运货物、捕捞江鱼为生。
贫苦战乱的年代,他们无可避免的卷入了硝烟之中。
红军要渡江援助前线,后方有敌军围追堵截。
船工们顾不上衡量什么代价、什么后果,毅然决然的帮助红军渡江,并赶在敌军追来之前,砸破渡船、折断船桨,为前方战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也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牺牲了的船工,名字镌刻在今澄市抗战英雄纪念馆里,成为了这座城市永久的记忆。
《越江船工》的故事,也成为了他们这些继续生活在越江上的人,热衷讲述的历史。
张国伟在越江掌渡,不知道告诉过多少乘客这个故事,心里总是怀着骄傲和缅怀。
牺牲的船工,是他的祖辈、远亲。
在讲究血脉传承的社会,他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是英雄的后代。
但是他以为,《越江船工》只会保存在抗战英雄纪念馆的石墙上。
却没有想过,它会出现在一个年轻人的视频里,以浮雕的形式,存在于一座桥梁下方,默默无声的告诉更多远道而来的游客,这条平静的江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张国伟能够想到,身体疲乏的游客,坐在舒适轻晃的船上,穿过这座越江桥坚硬的底部,抬头仰望浮雕的柔软表情。
那座宽阔隽秀的越江桥,突然有了特殊的意义,横跨亘古不变的越江,连接了过去的战火与现在的安宁。
律风感受到室内沉静下来的气氛。
他解释道:“这只是我在制作概念视频的时候,出于设计的考虑添加的浮雕。未来的越江桥下方是不是会有《越江船工》的故事,还是要看腾龙集团的规划。”
律风在设计越江桥的时候,思考成本、思考工程技术,一切都要以低廉的预算作为尺标。
可他在做桥梁建模的时候,完全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创造世界里,随心所欲的渲染越江桥,根本不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全凭自己的喜好。
然而,会议室传来一句沉稳回应。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
负责越江新区项目的叶辉,并没有直接否定越江桥浮雕的可能性。
即使屏幕上的视频早已播放完毕,但是不妨碍叶辉回忆起桥梁与浮雕倒影在水面的和谐美景。
他说:“我们愿意跟各位老乡,慢慢谈一下,关于越江新区的全部规划,也包括越江桥的建设。”
船工之前阻挠建桥的气势,已经变得安静平和。
叶总既然发了话,那么这一场单方面闹事,也变成了双方会谈。
作者有话要说: 小提琴奏响的一缕幽魂,来自于“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丨产丨党宣言》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