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氪金使她当学霸> 第78章 四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四合一(1 / 8)

并非所有质疑白芍芍团队获得“芦花物理杯”的人都是不懂物理的, 就仿若那些同参加了这个比赛并进入到第三轮评审的其他参赛选手,绝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他们确实都看不懂这篇《多重耦合振子系统下BEC与S原子融合探寻》。

原因很简单。

这篇论文过于前沿。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物理界一直都只是被爱因斯坦预言的存在,也就四年前堪堪被人工合成, 至今都无甚这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即使偶有几篇讨论BEC存在意义及应用设想的论文, 无一被选用为核心期刊论文, 便是因着没有实验数据,从头到尾都是车轱辘话在反反复复地说。

人或许总是恐惧未知的, 大多数人虽没有质疑BEC存在的意义,却无一例外都表示了对现下将之合理应用相关行为和实验的不看好。也正是因此, 即使BEC已经被人工合成了四年,有质量的论文也屈指可数, 更遑论是谈及新实验进度和设想的论文了。

因此, 除了参与进栾云阳手下那个实验的项目组成员,其他来人来看白芍芍他们这篇论文, 无论外行、内行亦或者是有众多科研成果傍身的物理学家,在看到这篇论文的第一反应, 都是仿若打开新世界的茫然,区别大概就是外行可能看半天也不懂, 而在其他领域成果显著的物理学家在多方交流与探寻后,还是能理解的。

当然了, 后者足够理智,也不会被媒体记者煽风点火的通稿, 以及那些实力不足以至于未能获奖的参赛选手不自觉的嫉妒不甘言论牵着鼻子走, 网络上“理中客”、“正义使者”的那群“键盘侠”大多是纯外行或半瓶水咣当的存在。

眼见论文实在是看不懂, 搞得整个人满头雾水, 这些网友便去各大社交平台艾特一些自己认为权威且靠谱的物理学家对这篇论文的质量和本届改革后“芦花物理杯”比赛的公正性进行评判。

吴一舟作为当代物理学家兼院士, 理论与科研成果皆丰,且是多所高校的荣誉教授,恰好性子又是很不服老的那类,很是喜欢跟着潮流走,各大社交平台都有活跃账号,时不时就会根据时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还会和网友们互动和答疑,既权威又亲民,自然成了网友们此时遇到这事最多艾特的人。

天知道,当吴一舟看到这些艾特时,内心有多么想笑,面上也确实是勾出了个略带嘲讽意味的弧度。

竟然艾特他?

给白芍芍他们那篇《多重耦合振子系统下BEC与S原子融合探寻》论文出笔试题目的人就是他!那个被质疑比赛放水走后门的人!

“老吴?老吴?哎老吴你怎么不说话了?还在看微博和知乎上那些艾特呢?”免提微信语音电话那头传来老友韦福明的几声呼唤。

吴一舟“嗯”了声,捏了捏晴明穴以稍稍缓解眼睛看太久屏幕而产生的疲劳感,无奈地叹了口气:“那些孩子还在坚持艾特我,说是相信我的为人和学术能力,期待我的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我就是被媒体和那些参赛选手质疑的当事人啊。白芍芍他们笔试的题目就是我出的,我还能质疑自己不成?”

闻言韦福明就是一阵“哈哈哈哈哈”狂笑:“所以啊,我早就说了,真的是不能理解现在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听一些没获奖的人对比赛公平表示质疑,尤其还是这种级别的比赛,竟然也会觉得比赛公平性真的存在着问题并义愤填膺。”

“别说了,糟心。”

吴一舟挠了挠头,又看了会儿屏幕,果然赛方来找自己了,对着手机说了声“赛方让我出面帮忙澄清一下了,回头聊吧”便挂断电话。

*

似乎是因为实在看不懂那篇论文,网友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外行”的身份,原本在媒体记者和那些落选参赛选手引导下有些激进的言论骤然收敛了下,取而代之的是往各个方向寻求“定心丸”,也就是吴一舟等人被全网艾特的原因。

眼见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及科学院公众号被艾特,原本还沾沾自喜网友们都站自己这边的那些参赛选手心下不由紧张了起来,终于意识到事情有些闹大,万一赛方拿出了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