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一千年前的东西,早该化成灰了……
但她没问。
戚湛昀站起身,衣摆被风吹得扬起,他叹了一口气,双眸温润沉静:“终有一日你会知道所有的答案。”
他走后晏明萱又将图纸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到最后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她已经能够想象到这样一份东西流到外界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在晏明萱眼里,那位专家的尖锐质疑及其引发的舆论不过是区区小事。
——只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那些质疑的人自然就会闭嘴了。
戚湛昀拿过来的图纸细致而简明易懂,图文结合,即便外行也能看得懂。
晏明萱整理出一部分,拍下照片发了出去:
景区修复有据可依,我们还原历史,绝不是编造历史。
她发的那些图片里包括重檐庑殿顶的具体构造,八角亭的形制是怎样的,城墙是如何一块一块垒起来的,据传已失传的孔雀蓝琉璃瓦的烧制工艺……
以及相应的实物图片。
两相对照,一模一样!
景区官方一直不声不响,却没想出手就是大动作!
图片当然更直观形象,相比于孙教授晦涩难懂、诘屈聱牙的长篇大论,哪方更有说服力一目了然。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资料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但不妨碍他们看出其中蕴含的表层意思。
于是……
一群人欢快地刷了起来:
@孙教授,脸疼吗?
“哈哈哈哈哈哈万万没想到打脸来得这样快!”
“都懂了吗,恰饭也要有底线,报应这就来了。”
这不仅仅是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打脸场面,更是一场学界的狂欢:
考古、建筑、陶瓷、雕刻……相关专业领域全都炸了锅,沸腾了!
如此珍贵的史料,上面记载着失传已久的工艺和技术,想想就令人心潮彭拜,如果得到它进行深入研究,不知学术界一夜之间会出现多少重大成果……
——这一夜将是无数专家学者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考古砖家孙教授仍未曾回复只言片语。
他的评论区已然腥风血雨,之前凑热闹的营销号纷纷把转发内容删除。
景区这边倒是又发了一条:
戚家古城:
“古城图纸已移交锦江市历史研究院,所有图纸开放授权,允许各界学习使用。
史料之所以珍贵,在于其传承的历史,如果不能被当代人利用,则毫无价值。”
晏明萱做出这个决定时没有丝毫犹豫。
这份资料留在她手里无异于明珠蒙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价值。
——她又不可能照着图纸再建一座城出来。
接待她的竟然是熟人 ,是先前在古城有过几面之缘的吴教授,他的“专业”态度给晏明萱留些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晏经理,您、您确定吗?”吴教授听闻她的来意,难以置信地问。
“当然,总不能我今天白跑这一趟,我很清楚它的意义,也清楚只有你们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意义。”
晏明萱前脚跨出研究院的大门,后脚就听到了熟悉的系统提示音:
【任务完成进度:100%】
虽然系统那点可怜巴巴的奖励已经不值得她欢呼雀跃,回到古城的这一路上她仍然很高兴,全程嘴角上翘。
图纸找到了最合适的归宿,它承载着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心愿,在那一刻得以满足……
这个“无数人”里,应该也包括戚湛昀吧……
不对,他已经不算人了。
但外界有很多人不解她的做法,梁羽瑶就是其中之一: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这样一来,就不怕有人抄袭吗?”
知道好友是替自己着想,晏明萱无法将原委如实相告,只尽量解释:
“我既然做出决定,就已经做好承受一切的准备。我敢保证,全国不会有任何一家景区能学到戚家古城的精髓。”
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古代建筑,更不可能招募到花辞镜和青时那样的员工。
晏明萱信心十足:“他们模仿或是借鉴,都绝不可能还原古城的神韵。”
梁羽瑶不解地问:“这你要如何保证?”
她笑而不语。
跳过这个话题,晏明萱避重就轻地解释她的动机:
“没有人愿意见到这样精妙的工艺失传。这些都是古代匠人的心血,是无数代人努力的成果,一旦消失就真的无迹可寻。”
当天晚上,景区又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微博:
“事实上,我们对千年前那个风流当歌的年代一无所知。”
紧随其后,锦江市历史研究院也在风口浪尖上发了一条:
“经我院分析研究,认定图纸为真,图上工艺完全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