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9-19
对待倭寇,李如楠可不会有半点儿仁慈之心,加藤清正的四万人被他一把大火给烧了个精光,如今盘踞在咸镜道的除了锅岛直茂的五千日军,就只剩下了一些朝鲜叛军。
相信这会儿加藤清正兵败身死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他们那边,痛打落水狗这买卖,李如楠可不会错过。
前世小鬼子猖獗,恣意蹂躏华夏,现在这么好的报仇机会,李如楠要是放过了,前世的那些英魂都能穿越时空来找他算账。
大军一路北进,倭寇是望风而逃,一些壮着胆子要抵抗的,也都被李如楠清扫干净,那些倭寇少的只有五六十人,多的也不过三四百,如何是上万明军的对手。
如今这支万人大军对李如楠那是彻底的心悦诚服了,他们常年戍边,和蒙古鞑子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可从来就没这么轻松过,杀!啥的过瘾!而且还没有危险性,到现在为止,李如楠这一路人马,折损的还不到千人,可是他们杀死的倭寇,朝鲜叛军却足足有将近五万人了。功劳越来越大,还不用冒着生命危险,这样的将军,谁不想在他的麾下效力。
李如楠倒也不介意做一次清洁工的工作,这咸镜道临近辽东,他以后要用到的地方还很多,自然是要现在就太平下来,以后做起事来,也会方便许多。
做大明朝的忠犬?
李如楠从来都没想过,眼下大明朝虽然还能维持着盛世景象,但是扒开那鲜亮的外衣,里面早就已经烂透了。
如果不是有张居正改革,让大明朝回光返照了一下的话,估计不用努尔哈赤动手,单单是不久之后就要到来的农民起义就能让大明朝这棵参天大树轰然倒地。
朱家子孙越来越多,都攀附在大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心安理得的做着米虫,每年单单是要养他们,就需要花费近千万两。
军户制度从根本上被瓦解,也让大明朝的数百万雄兵成了一句笑谈,土地被军官侵占,军户们接连破产,又被王法限制着不能从事别的工作,只能拖家带口的逃往。
现在大明朝能打的也就是那些边军,但是供养边军又让大明朝的财政近乎枯竭,这么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下去,也难怪到了崇祯朝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想要力挽狂澜,也是无力回天,没钱,还打什么仗。
再加上朝堂之上,党政不断,人人皆为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国家利益,那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仿佛天底下只有他们是将大明江山装在心里的,可实际情况呢?
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却无一策,等到逼得百姓造反,大明江山乱作一团的时候,这些精英士大夫们便集体失言了。
民间百姓困苦,贪官污吏横行,王公贵族穷奢极欲,让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最终来了个集体大爆发,彻底将大明朝连根铲断!
李如楠可不想为了一个忠臣的名号为大明朝殉葬,他坚信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就是肩负着使命的,忠君爱国,那是迂腐书呆子说出来骗人的。
在历史上大明朝灭亡之后,也没见有几个忠臣义士为国尽忠的,反倒是崇祯皇帝刚刚到煤山上荡秋千,那帮子所谓的忠臣就跑到新主子李自成面前去献媚了。
李自成鄙视他们的为人,结果那帮人又有了新的说辞,说李自成“轻贤慢士”,一个个留了猪尾巴,就去.舔满清鞑子的臭脚了。
连那些精英都舍不得与大明江山同始终,李如楠这个惜命的人自然就更不愿意了,。
从重生以来,他就渴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现在功劳也立的不少了,等到此战结束之后,说不得也能混上一个不小的官职,独镇一方,现在就应当提前布局了。
在李如楠的计划之中,朝鲜这个地方可是至关重要,已经被他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倭寇想要染指,自然是不行的。
五天后,大军已经到了会宁城,锅岛直茂已经知道了加藤清正兵败身死的消息,现在整个咸镜道就只剩下了他这一支孤军,面对蜂拥而至的大明军队,他自知难以抵挡,早在李如楠到达之前,就桃之夭夭了,如今留守在会宁城的不过就是些朝鲜叛军。
那些个朝鲜叛军一看到大明的兵马到了,自然是没有胆量抵抗,乖乖的打开城门,迎接王师,那些叛军的头目也一个个跪倒在城门口,等着被清算。
李如楠看着对身旁韩载锡的长子韩大石道:“这些败类,倭寇一到便望风而降,助纣为虐,滋扰地方,实在是罪不容诛!”
韩大石听着,脸上阵阵发烫,心中也是深恨那些叛徒的为人,顺着李如楠的话道:“将军大人说的不错,自然是留他们不得!”
李如楠一笑,道:“却也不能全都杀了,日后你们父子要坐镇一方,手下没有些兵将怎么行,依本将军之见,便只诛首恶就是了,余下的那些人,就交给你整编。”
韩大石闻言,顿时心中狂喜,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将军大人对我们父子的恩德,韩大石永世不忘!”
李如楠也不说话,只是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