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隔的大明王朝了。
在丰臣秀吉的计划之中,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大明,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
当时整个东亚的局势大致如此:
日本:战争的发起国日本在经历了从应仁之乱起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后,由丰臣秀吉完成统一,军力空前强大。
朝鲜:此时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时期,国内长期和平,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而朝堂上又党争不断,互相倾轧,政治日趋**。
明朝:作为朝鲜宗主国的大明王朝,此时也日暮西山。掌权十载、厉行变法,一度使明朝出现中兴气象的名臣张居正病逝后,独揽大权的明神宗万历皇帝先是废除变法措施,后又长期不上朝、消极怠政,并大肆侵占土地,搜刮民财。朝中大臣党派林立,斗争激烈。各地农民暴.动、军队叛乱接连发生,东北女真部落也开始逐步壮大。明王朝国力衰退、积重难返,虽未到情势危急时刻,但却已是祸根深埋。
这么一分析,似乎猴子关白打算吞了大明王朝,也并非是异想天开,说干就干,为了侵略朝鲜,丰臣秀吉早万历十九年就开始进行准备,正月时就已经对各地大名下达水军部队兵员的征召动员令:东起常陆,经南海至四国、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中国,临海各国诸大名领地,每十万石准备大船两艘。各海港每百户出水手十人,乘各国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余,则集中至大阪。本军所用船只,各国大名每十万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费用,由政府拨给;各国大名将所需建造费用,以预算表呈报,先拨给一半,迨船建造完毕后,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给予两人俸米,其妻子食粮另外给付。军阵中所雇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给予食粮。各船舶、水手,皆须于天正二十年春季时,集中至摄津、播磨、和泉三国各港口。
到了同年三月时,亦决定了陆军部队兵员的征召动员令。各国诸大名每万石应征召人数各地不同:四国、九州600人。中国、纪州500人。畿内五国400人。骏河、远江、三河、伊豆四国300人,由此以东,200人。尾张、美浓、伊势、近江四国350人。若狭、越前、加贺、能登四国300人。越后、出羽200人。
万历二十年三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军队三十余万人,以十五万八千七百人之陆军部队,区分为九个军团,渡海至朝鲜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
再加上九鬼嘉隆率九千二百人水军部队,和七百艘舰船作运输士兵和海战之用。
为了补充兵源,丰臣秀吉还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将他们的旗下的军队集结在肥前名护屋作为预备队,共十万五千人,好看的小说:。
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战略上,采用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
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万历二十年四月正式开始了对朝鲜的战争。其第一军团一万八千七百人先渡海至对马岛待命,等九军出发之命到达,侵朝的日军首先于釜山登陆,十九天后攻克朝鲜王京汉城,而后又攻陷平壤。
连.战大胜,丰臣秀吉美的冒屁,觉得既然大明属国朝鲜都这么不抗揍,身为宗主国的大明王朝,就算是比朝鲜强一点儿,也终归有限,这更加坚定了他侵略大明王朝的决心。
就在李如楠在叶赫城见到这个自称朝鲜王族旁支的难民时,朝鲜国王李昖已经仓皇出奔,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当时朝鲜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之地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所陷。
朝鲜军队的肉脚表现,李如楠这个强兵自然瞧不上,对历史上,日本侵略朝鲜的前期战事,他也了解的不多。
可总觉得朝鲜好歹也是大明王朝属国之中,排名第一号的狗腿子,就算是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而且后世,韩国拍出来的那些电视剧里,不是说日本侵略朝鲜之时,朝鲜军队表现的十分英勇,还涌现出一大帮拿着粪叉子和日本武士搏命的民族英雄吗?
可是看看现在,朝鲜哪有抵抗的样子,日军从釜山登陆,到贡献平壤,轻松愉快的简直就像是在郊游。
如果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的朝鲜,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条忠犬的话,李如楠都要怀疑,是不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盘算好了,打算整蛊大明王朝。
见李如楠的脸色一阵阵的变幻,那个自称李锡的朝鲜王族旁支一颗心也是忽上忽下,从李如楠的穿着上,他看得出李如楠的身份一定非比寻常,再看叶赫城主对李如楠的恭敬态度,李锡的心里便有了决断。
“天朝郎君!”李锡不知道李如楠是否官绅,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别具一格的称谓来,呼喊着还跪倒在了地上,“我朝鲜君臣庶民对天朝上国一向恭敬有加,现而今无端遭此惨祸,还望天朝垂怜,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