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闻鱼> 第卌闻 天池鱼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卌闻 天池鱼斗(1 / 2)

眼前的西昆仑天池,竟在这黑夜中显得更为深邃。 似一面黑镜,亦如一块镶嵌在山巅的黑色瞳仁,瞭望苍天。 如水色所说,这天池之水已然是死水,再难掀起半点波澜。 见左丘雨在自己身后,左右来回探出头,俯视下方“空旷”的天池。 鱼临渊手臂带动披风,在她眼前一挥。 一阵柔和的清凉之感过后,左丘雨双眸中闪过淡淡蓝光,再看向下方时,不由惊叫一声,重新躲回鱼临渊身后。 “他们,是死了么?” “用凡人的话说自然是早已死去!” “那用神仙的话怎么说?是往生,还是轮回?” “我不是你口中的神仙,但可以告诉你,这些逝者已成为邪恶的食物,入不了轮回,也就再无生死!” “……” 左丘雨在心中告诫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右手指尖挽着发丝,对鱼临渊那句“不是神仙”饶有兴致。 至于那些轮回生死之言,她不懂,也完全没记住。 即便她想知道“鱼主”是什么,可自幼烙在内心的涵养告诉她,不可冒失。 …… 如这般欣赏天池“夜景”,显得并不漫长。 几息之后。 黑色的天池水冒出五彩斑斓的气泡,那些漂浮在水中的杂物,如被顷刻间清扫,消失在水里。 天池中央出现一块白色水幕,与黑色池水形成鲜明对比。 左丘雨嘴角含笑,看着这别有洞天的天池,对心中“修仙”的执念再添几分憧憬。 此时。 自水幕中走出三道身影,一袭紫裙的黎初在前,两个鱼头人身的蓝裙女子紧随其后。 黎初看了眼半空中的鱼临渊,目光在他身后的左丘雨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礼节性地一笑,做出“请”的手势。 转身一步,未发一言的黎初已消失在水幕里,似她明白,无法为身着闻鱼近水披的鱼主引路,只好留下那两条有些呆板的“金鱼”。 “跟紧我……我带你,去见见所谓的神仙!” 看着下方分别站在水幕两侧,那侍女一般的两条金鱼,鱼临渊不由地玩味一笑。 左丘雨乖巧地点头,把那些抱在怀里的粗麻衣物随手一抛,似与尘世的阔别。 拍了拍自己衣袖,又将发丝往耳后拢了拢,使得自己看上去精神焕发,更容易被“上仙”记住。 跟在鱼临渊身后,左丘雨把无处安放的红肿双手背在身后,反而看上去显出几分刁蛮。 可是。 左丘雨并不知道,鱼临渊口中的“神仙”,早已成为这天池内,沆瀣一气的杂鱼。 仅仅一步,人间已换。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根本不似外界的夜晚。 没有陆地,没有岛屿,只有一片与无边弱水相似的“海”。 无数奢华的亭台阁楼,皆悬浮在水上。氤氲雾气,恰似仙境。 白色玉石雕琢而成的栈桥,自鱼临渊所处的圆形玉台,直通前方那一座正殿。 不论是桥上的玉雕,还是那些建筑上的纹饰,都是“二龙戏珠”。 仔细看,两条龙皆为龙鱼所化的六角天龙。 …… 穿过水幕的左丘雨,自然是第一次身临“仙境”。 正要伸手去触碰那水帘一般的薄幕,却被鱼临渊及时喝止。 “带你来此,可不是为了亲手送你去轮回!即便亲眼所见,你也该用心去看!” 左丘雨面现尴尬,脸上带着一抹不好意思的羞红。 她认为鱼临渊背对自己,而自己的双手又在身后,必定不会被发现。 可现在她终于相信,神仙身后都长着一对“看不见的眼睛”。 此时,闻鱼恰好在鱼临渊身后盯着她。 左丘雨冲着闻鱼一笑,酒窝由浅及深,心中笃信,肯定是它告密。 屏息凝神,左丘雨看向远处的天空,碎碎念一般提醒自己“用心看”。 霎时。 蓝天白云,变成无尽夜空,一对形同烈日的眼瞳,带着近乎邪异的猩红,盯着自己的方向。 向前两步,急忙躲在鱼临渊那高大的身影下,天空又再次风和日丽。而之前那仿若盯着自己的邪目,再次变成两片云。 “胆要大,心要细!有朝一日你会明白,鱼主之徒,不需要看清天地颜色,而必须看清水色!” 左丘雨连连点头,自鱼临渊身后走出,小心翼翼地行至鱼临渊身侧,深吸一口气后,闭眼再睁开。 淡蓝色的水光在她眸中涌现,额头渐渐浮现出跟鱼符一模一样的淡淡印记,乍看几乎无色。 与此同时。 映入她眼帘的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也统统在目光所及之处褪色。 青砖绿瓦不再,浮光之后现出的,是一片片黝黑的鳞片。 白玉栈桥不再,光华像水一样流走,露出那堆叠整齐的白骨。 看得出,这搭成栈桥的白骨,有人,有鸟兽,还有鱼。 人是修仙之人,鸟兽皆为神灵,而那些鱼,也并非寻常江河之鱼的大小。 当左丘雨的视线停留在广阔的水面,那原本蓝色的海水,先是变为绿色,随即清澈无色,然后似无底深渊一般,暗无光亮。 当水的颜色消失,水也随之不见。 之前被左丘雨一点点收入眼中的景象,在一瞬间揭开那伪装的面纱。 所有可视之物,在刹那间犹如被囚禁在天地为墙的牢笼。 只有左丘雨身侧的鱼临渊,似这片天地中唯一一盏明灯,散发着玉银之光。 光线不强,可足以在这无边黑暗之中,照亮左丘雨脚下一隅。 这一刻。 她眼前这位,说自己不是神仙的“神仙”,比她所熟悉的天地更加耀眼。 这就是,鱼主么? 她牢牢记住这两个字,也第一次将修仙的执念,抛在脑后。 …… 十六七岁的年纪,未出阁的少女,置身天池之内的左丘雨,心中却多出“一池水”。 不知不觉,她看着鱼临渊,竟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