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洪荒之万界聊天群> 第八十二章:众生不知何为“仙”与“孤单”道祖的无限洪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众生不知何为“仙”与“孤单”道祖的无限洪荒(1 / 3)

洪荒世界之中, 鸿钧看着女娲已经补完天了,而昊天和瑶池统御的天庭也是得到了他的圣人弟子们支持。 可以说如今洪荒世界算是大局已定,剩下的都已经是不需要鸿钧再操心了。 而洪荒仙神们都在默默地等候着,想看着他们眼前的这位洪荒道祖是否还有新的举动。 只是鸿钧的目光却是重新看向了洪荒大地, 是非常惨重的伤痕,但时间终归会抹平一切,若是万年不行就十万年,乃至几十个元会。 不过洪荒世界东部明显有着兴盛之兆,却是原本洪荒中部最精华的存在可以说是几乎尽皆流逝而往。 “为师即将回去紫霄宫。”鸿钧没有做什么多余的叮嘱,毕竟洪荒仙神们又不是“小孩子”,而他再次望着的是茫茫混沌方向。 “师尊!”这是他的几个弟子、那些洪荒仙神们,以及昊天、瑶池、常羲、羲和几位的“不舍”呼喊。 可是回应他们的是眼前再也没有了鸿钧的身影,而且聊天群直播自然也是在这时候关闭了。 至于要回归原世界的那两位群成员,鸿钧倒是随手把他们给丢了回去。 ...... 此时, 洪荒世界的茫茫混沌有着一道亘古不变的至高身影站立着,却又好似显得有些孤寂。 他独自于紫霄宫的边缘之上,沉默地看着灰沉沉的一片混沌海。 洪荒的事情他没有再去管, 哪怕是看到了未来即将登临“东华帝君”位阶的“东华真人”已经在奋斗着,而且还有刚刚赶到六道轮回位置的“地仙之祖”镇元子。 这终于,紫霄宫之内,还是仅剩下了他一个了。 或许紫霄宫的下一个远遁归来,也将会是无尽的纪元之后,是“封神之战”吗? 可我鸿钧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只有“合道”吗? 天道无情,鸿钧有情。 虽然他曾经走过了“无情之路”,却又是为了合道,是为了洪荒众生而走的道路。 至于现在,他是否仍需坚持“鸿钧无情”?既然他都有了情感,又还需要去继续坚持什么忘情、绝情。 他自己走上“无情”之路,却从未要求洪荒众生走上无情之路,是因为无情之路为“天”的专属道路。 “天”原本是无情,为了契合而走上绝情,但芸芸众生是否需要跟着我鸿钧一起走“无情之路”? 良久, “众生愚昧,何处为岸。”鸿钧终于开口了,带上了莫名的感情波动,带着怜悯、惋惜继续地看着眼前混沌。 他有那么一刻,真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子西方二圣他们,有那么一刻是对于他们“大智慧”的欣慰和惊叹。 原来一直以来真正明白芸芸众生所需求的是他们两位,而不是鸿钧与三清,更不是平心和女娲。 哪怕鸿钧的道门做了再多又如何?或者鸿钧与三清做了再多又如何? 论给予众生理念,鸿钧没什么可以否认的,“道门”是做得不如“释门”。 芸芸众生“愚昧”,他们在漫漫的岁月里已经彻底忘记了什么是“仙”。 不仅不知晓了真正的“仙”,或是还带着“老而不死是为仙”的浅薄看法,更有以为“无情、忘情”的片面之观。 可惜,他们可还记得道门思想的真正精髓是什么?不说他们的思想,那老子、庄子的道门思想是什么? 至于教导众生“断情绝欲”的是谁?是道祖鸿钧,还是太上圣人的《道德经》,还是元始天尊与上清通天的教义? 或是女娲娘娘、昊天上帝,还是哪位大帝、帝君在歪解他的道门思想? 其实没有哪位道门神话之中的仙神在误导众生们错误地认知“仙”的真谛,只是各路仙侠流派掌门、凡俗自身在误解了“仙”,或许也还有“释门”思想。 他们可曾知道“仙”一直以来就该是逍遥、是随缘、是自然、是不受拘束,但又为何在凡俗面前显得“冷淡无情”让其误解? 其一,犹如凡人自身是否可以面对蝼蚁、昆虫展开颜笑? 或许偶尔有之,却又和不少“洪荒仙神大爱众生”一般,与凡俗“爱宠人士”无有任何区别。 其二,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早已经没有那些凡俗的“情不自禁”。 哪怕鸿钧与月神常羲有着拥抱的那一刻,鸿钧即使内心有再多的变化,目光也不会出现一点游移。 他更不会出现心跳,常羲也不会脸红。 鸿钧是三千大道,说有心跳,有血液循环是没有的。 而他对于自身的控制有着入微级,除非他主动放弃了控制或者有意为之,不然有的只是一颗“道心”。 这正是鸿钧和洪荒仙神们给后世凡人的误解,凡俗以为“仙”全部都是清心寡欲的,或者是没有“情爱”的。 其实“仙神”有道侣和交际圈的,数之不尽,不过是凡人无法观之而已。 若是面对曾经的故友“杨眉”与如今的兄弟“鸿蒙”,以及洪荒弟子们,鸿钧依然还是鸿钧,而非只为天道。 而凡俗之徒在面对自己修炼缓慢的处境之时,自然开始模仿起了“有名的仙神”。 他们以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心有旁骛”,该先斩断自身的**,其实却是“因人而异”,并非决然。 在这点之上,洪荒仙神们还好,没几个还在走鸿钧“三尸分割”的合道之路,因为“天道已合”。 即使他们有过一段时间的盲从,认为道祖之道为至高,是“三尸至高”,但是他们也很快就摆脱了对鸿钧的盲目崇拜。 只是未来的人族却是重新堕入了对“无情天道”和“太上忘情”的盲目追随,虽然不可否认,不是这两种“道”不行,可还是要看看是否适应自身。 “无情”之道是谁最需要?仙神与凡俗之徒吗?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