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第三十六章藩论,商不利国,何以为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藩论,商不利国,何以为民?(2 / 2)

俺答汗封贡,北方开始安定,税收才有所增加。到时万历张居正改革,国库年余四百万,以后两朝稳定发展,基本差不多。到本朝在内忧外患之下,财政出现赤字,崇祯爷加派三响,税收在八百~一千万两,但此前整个大明的土地己经多半在藩王官绅手中,再加上天灾不断,只占有少部分土地的农民就承担了全国九成以上的税收,沉重的税收使得这些农民相继倾家荡产而加入流贼。于是就这样咱大明的农税崩盘了,可问题是我大明朝的农税大概占总税收的七成五,盐税大概占一成,剩下的皇庄收入乱七八糟的大概占半成,商税只占一成左右。所以我大明这样下去迟早完蛋!” 看着听的目瞪口呆的二刘,朱平柾继续说道:“我再给你们一组数据:万历年间的商业税收入包括盐税二百五十万两,茶税十余万两、市舶税四万两、通过税六十万两、营业税二十万两,总额不过三百四十万两。然而我大明朝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都远远大于前宋,为何前宋朝庭从盐、酒、茶三项中获得的财政收入就接近五千万两白银的价值。本来我大明可以略提升商税来反哺灾民,但是崇祯爷一提加商税,就会有一些人跳出说什么:商税不可征,征则与与民争利!按本王的意思:商人是民,农夫就不是民?既然田税都可以加征,为何商税不能?你可曾听见杨州巨贾为一妓女掷钱十万,你们去问问崇祯爷的内帑有多少银子?真tmd何世道?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一国之君做的比一介商人还要困苦!卧了槽,他们凭什么不能加税?商不利国,何以为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