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古佛,苦不堪言。
然而这样的日子,或许会很长,很长。
时间久了,便真的就是赎罪了。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又到了一年冬。今年倒是不如往年那般冷,一直到腊月中旬,都未曾下过一场雪。
季菀裹着银白大氅站在廊下,快除夕了,终于慢悠悠的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一上午了,屋顶和地面上才勉强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孩子们想堆雪人,都堆不起来。
对此,曦姐儿很沮丧。
“好了,大冬天的,堆雪人还冷,去屋子里和姐姐一起玩儿吧。”
季菀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笑着安慰她。
曦姐儿嘟了嘟嘴,只好和笑着来牵她手的音姐儿回屋了。
季菀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目光又偏向了遥远的北方。
老太君的身体越来越差,近来已经无法下床,视力越发模糊,时常认错人,记忆混乱。时常会唤起几个孙子,尤其是陆非离。见到季菀,都会下意识的问,‘今日三郎怎么没来?’
季菀总是耐心的解释,他尚在边境打仗,还未归。
老太君又叹息,呢喃着旧事。说,三郎的祖父,便是战死的。身中十三刀,浑身浴血而不倒,震得敌军畏惧而不敢前进。说着说着,她便落下泪来,半晌无法平息情绪。
女人们有的丈夫在打仗,有的儿子在边关,都有些感同身受的悲伤。
尤其是安国公夫人,丈夫两个儿子都在外,她日日忧心不得释。偶尔还会做噩梦,梦见丈夫儿子一身鲜血,满身刀枪,醒来后一枕冷汗,再不得入眠。
老太君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昏睡中度过的。
安国公夫人私底下问季菀,季菀只能老实说,大底抗不了多久了,年后还是让陆非烟回来一趟。怎么着,也得让老太君见最后一面。
老太君病着,今年的除夕,府中也较之往年少了些许喜庆。
鞭炮声中,年过去了。
正月底,陆非烟和丈夫带着孩子回京了。
------题外话------
今天还有二更。明天,后天,都会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