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真正的笔名叫行九。 只不过,他的读者,都习惯叫他九哥。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侯开始,大家更习惯叫他九歌…… 久而久之,他行九的笔名,反而没什么人叫了。 九歌的发声,瞬间让所有的喷子,集体失声了。 因为,九歌的名字,本身就拥有极大的号召力。 他的那本新书,目前正在改编潜力榜的第一……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大家才拉出他的名号,用来踩这本《画皮》。 没想到,在关键时侯,他居然站出来,说大家没文化…… 还让大家多读书…… 这脸打得……啪啪啪的响啊! 这节奏,还怎么带? 带不动啊…… …… 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当九歌说出这番话后,其实就已经变相的承认,他的作品,不如这本《画皮》。 甚至,差距还非常大。 大到了这些喷子用他的书来踩这本《画皮》,都会让他觉得于心不安的程度…… 否则,没办法解释他这种行为。 毕竟,大家之前拿他的作品在踩《倩女幽魂》的时侯,他可没有站出来…… 也就是说,在他眼中,他的作品,可以与《倩女幽魂》一战。 就算略有不如,但是只要是赢了,也不会产生胜之不武的感觉。 反而是这本《画皮》,让他不敢黑。 黑了,就会成为他写作生涯的污点…… 可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 在大家看来,《倩女幽魂》已经够经典了。 而九歌却在说,这本《画皮》,远超《倩女幽魂》? 大家完全没看出来好嘛! 难道,真的是书读少了? 没有人怀疑九歌在瞎说。 毕竟,他这是在砸自家招牌…… 无数的人议论纷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是,哪位大佬出来解释一下!” 当然,这种讨论,并没有讨论太久。 很快,就有人在网络上解答起来: “你们难道没发现,这篇《画皮》,虽然是一篇灵异志怪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更是一篇寓言么?” “寓言?” 所有人都愣了。 大家自然知道什么是寓言。 这是一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的文体,一般用一个有具体情节的小故事,却又隐含更深刻的思想,一语双关,阐发哲理,以印证观念。 发展到后来,则常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的意义。 一些著名的寓言,更是成为了成语,或者典故。 比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黔驴技穷…… 都属于些类。 这类作品,你要说它的故事性有多强,有多么感人什么的,自然是不存在的。 但是,这种作品的影响力…… 嗯,只看那些成语就知道了。 这可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东西。 “难道,这篇《画皮》,也是这类作品?” 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果真是这种级别的作品,说是传世之作,还真不过份。 大家还真的黑不动…… 当然,是不是传世之作,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但是,万一呢? 万一这本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呢? 大家去黑一篇传世之作,以后,留下的搞不好就是千古骂名吧! 难怪九歌马上跳出来澄清了…… 如果这部《聊斋》成了传世之作,他就成反面教材了…… …… 将《画皮》发出来后,王泽就没有看大家的评论了。 因为,没有必要。 他知道,这篇文章一发出来,肯定会有人骂。 就比如,他前世,就看到有部电视剧,主题典的词,直接借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然而,这首歌依然被人骂,说这首歌的歌词为赋新愁,堆砌辞藻,逻辑狗屁不通,矫情不知所云…… 当然,这种骂声,很快就被人打脸了。 这本《聊斋》也是一样,肯定会有人出来黑。 不过,这种作品,不是谁都能黑的。 经典就是经典。 就算这些黑子看不出来,那些明白人还看不出来么? 唯一让他感到好奇的是,没想到,九歌居然会在这个时侯,站出来支持他。 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九歌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他的企鹅号。 看着这个自称是行九的好友申情,他不由沉吟了起来。 加,还是不加呢? 这是个问题! …… 王泽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对方的好友邀请。 虽然,即使没有对方的澄清,《聊斋》也迟早能走向成功。 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但是,肯定没这么快反转就是了。 说实在的,看到这些喷子被打脸,他还是觉得很爽的。 而且,对方跟他也没什么过不去的仇。 “白大你好,我是行九……” 刚等他通过好友申请后,对方的发过来了一句问侯。 “你好,我是中原五白,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没什么,我就想认识一下你,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我们甚至可以成为朋友。” 王泽笑了笑,回道:“虽然,我们之前不认识,但是,我想我们从来都没把对方当成过仇人吧……” 王泽这话倒不是瞎说。 毕竟,之前找水军黑他的,是万景峰影业。 虽然,九歌的作品,最终大概率会交给万景峰影业来运作。 但他们并不是一体的。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却不难明白。 他们现在争这个影视潜力榜单,虽然关系到国家的扶持资金。 但这笔钱又不是直接给作者的…… 至于对作者的人气加持? 连这个榜单,都需要作者自己拉票打榜,可想而知,能有多少加持? 对作者而言,真正的人气加持,其实在影视改编后。 所以,这个改编潜力榜,跟作者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