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一百零一章 入宫面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入宫面圣(3 / 3)

派人先行考察,再请旨上奏。”

徐齐霖要造船的目的,不仅是要跑海贸,也不仅是在征讨高句丽时起作用,他还有更深远的打算。

当然,现在说还太早,他特意提到登莱,也是让李二陛下往辽东联想,更容易获得批准。

至于钱庄,他只要管好大盈库的这家就好。有着皇家的背景和名头,竞争力上是没有对手的。

“今年虽在河北、河南两道推广种植棉花,但依然不能放开。”李二陛下说道:“民以食为天,这个宗旨不能变。”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继续说道:“朕还有所担心。因种棉花获利大,农户若弃粮植棉,如之奈何?”

徐齐霖点头,说道:“陛下思虑深远,确实有这种可能。微臣在甘州时,也见过大量田地种植棉花,有当地的农户,也有租赁田地的士族或商贾。”

李二陛下捋着胡须没有说话,等着徐齐霖继续说下去。

“对于当地农户来说,棉花获利虽高,但也知道粮食才能养活自己。”徐齐霖继续说道:“要他们全种棉花,再从市场上购粮吃饭,他们心里不踏实。但对于租赁土地者,他们只求获利最大,也比农户更有承担粮价波动的能力。”

徐齐霖作出了最后的结论,“为了平衡农户种粮植棉的获利,微臣推出了粮食补贴,抬高了棉花种植的租税,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变小。”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说道:“用提高的棉花种植的租税来补贴粮食,在甘州可行,其他地方呢,尚需观察。”

“朝廷规定具体的种植比例,应该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徐齐霖说道:“按照均田制的规定,丁口如果能达到授田额度,划成三成田地自由种植,粮食产量也是能够满足需要的。”

均田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另外还有对老男、残疾、工商业者等给田的数量。

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百姓并不能得到足额的田地。但租庸调制的数量却是确定的,田地不够,自然会负担沉重。

比如关中,人多地少,但授田五六十亩,却和授田百亩交同样的赋税,你说农民怎么受得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