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七十六章 暗流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暗流涌动(2 / 3)

起众人的注意。

马大秘自然也是敏锐地意识到了此事不太寻常,但李二陛下不说,他也不问。反正此议在朝堂上已被压下来,也用不着太过操心。

当然,苏亶看似不太出名,家世却也不凡。

曾祖苏绰,西魏名臣,名冠当时;外曾祖宇文护,北周权臣,“废三帝,杀三帝”,使北周国力增长迅速,为关陇集团打下坚实基础;祖父和父亲也都是隋朝大臣,颇为有名。

但苏亶在歧州任上虽勤勉,但治理办法却还是老一套。虽然也不算错,可效果却并不显著。

李二陛下现在要的就是个快,他已经尝到了甜头。

征讨高昌并未使数州凋弊,大明宫也能如期建成,洛阳宫室的重建也列入计划,彻底摆脱关陇集团,已是指日可待。

所以,李二陛下让徐齐霖继续经营肃州的心思是没有改变的。

“从侯君集传回的奏报看,大军越过戈壁大漠应是无虞,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李二陛下缓缓说道:“战后,朕欲在高昌设西州,宾王以为如何?”

马大秘知道李二陛下这是要把高昌纳入大唐疆域,而不采取对东突厥的策略。虽然这可能会遭到象魏大喷子等臣的反对,但从长远看,却是有利于唐朝。

任由西突厥在西域坐大,有害无利;但驻兵西域,小国摇摆不定,唐朝与西突厥的冲突也不可避免,必须驻防相当数量的军队。

征伐高昌所动用的粮草物资已是巨大,旷日持久地支应西域驻军,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财政负担。

马大秘知道,李二陛下提到高昌,便是想的话题引至甘、肃二州。朝堂上的奏议,令他甚感不悦。

马大秘沉吟了一下,拱手答道:“回陛下,微臣以为掌控西域,打压西突厥,实乃高明之策。欲达到此目的,粮草物资至为重要,这便要着落到甘、肃二州身上。”

虽然隔着千里戈壁大漠,可却比关中运输要节省数倍。而且,从徐齐霖开路设驿,原来艰辛危险的大海道,好象已经变得坦荡不少。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说道:“除了甘、肃二州的经营治理,朕还有旨意给齐霖。让他看看伊州、西州,能否让驻军自给自足。”

马大秘有些吃惊,如果能自给自足,那简直是太好了。不仅朝廷的财政没有负担,在西域的军事行动也会没有顾忌。

“如果能自给自足,彻底击败西突厥,也指日可待。”马大秘说道:“只望徐丞能实现此目的。”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齐霖虽说仔细勘测考察,但朕觉得他还是有些把握的。”

马大秘也笑着说道:“徐丞要办的事情,好象还没有不成功的。从漕政改革,到甘州经营,功绩皆令人赞叹。”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杜正伦现在何处?”

马大秘愣了一下,心道:“不是因为管教不了你儿子,被你给贬为谷州刺史了吗?难道这还不够,还要再贬?

心里这样想,马大秘还是如实答道:“陛下不是将其外放,任谷州刺史吗?前几日刚刚启程离京。”

哦!李二陛下目光闪了一下,沉吟着说道:“宾王,你觉得将其改任肃州,或是伊州、西州如何?”

马大秘不知李二陛下为何意,谷州辖境相当于今新安、渑池,属中原之地,肃、伊、西州则地处边陲,似乎相当于又遭贬谪。

但从李二陛下对这几州的重视,以及徐齐霖正在治理经营,又似乎不象。

李二陛下没有等马大秘发表意见,便接着说道:“嗯,派人传旨,令其转向甘州,朕随后自有任命诏书。”

马大秘躬身领命,觉得这似乎和今天的朝议有关,和有人举荐苏亶出任肃州刺史有关。

……………

京师之中暗流汹涌,勾心斗角,徐齐霖却置身事外。随军而行是辛苦,可省心啊!

此时,前锋大军已抵达星星峡,耗时九天,并进行了一天的休整。

星星峡已与徐齐霖初来时改变甚大,出钱出物出人,在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一个小镇已初具规模。

招商引资已经开始,具有冒险精神,贪图钱财的人从来都有。

等到占领高昌,打通丝绸之路,再加上徐齐霖派人对“大海道”的不断建设完善,这里将成为商贾来往的中转站,也会出现一定的繁荣景象。

大军结寨扎营,帐篷成千上万,使星星峡呈现从未有过的人气和热闹。晚上,篝火点点,人声嘈杂,在风沙中行进了千里的将士们,终于能够放纵一下。

军人的娱乐,也是充满了武勇之气的运动。酒虽然不多,可也能让人兴奋起来。

房二和鲁达已经跟军汉们厮混熟了,一个马勺里吃饭的很容易建立起情谊。此时,正在与人摔跤相扑。

王方翼笑着指了指远处翻腾跳跃的人影,对徐齐霖说道:“听二郎说,徐丞也擅此道,连他都不是对手。”

一阵喝彩声响起,连徐齐霖也笑了起来,说道:“倒是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