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五十七章 不见祁连山上雪错把甘州作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不见祁连山上雪错把甘州作江南(2 / 3)

,大豆的种植历史很悠久,又被叫做菽,五谷之一,但是作为榨油原料却很晚。

这个事情对于徐齐霖,曾经很迷惑。后世到处都是大豆油,咋到了古代,就基本上没有呢?

其实,跟牛耕马耕一样,人们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大豆的含油低,用压榨法的出油率不到百分之十;而芝麻,也叫胡麻,则能获得百分之三十五的出油率。

所以,古代的食用油,以荤油为主,植物油则以芝麻油最多。而大豆,因此也种得少,人们还没注意到加工后的副产品豆饼、豆粕,是一种优良的动物饲料。

徐齐霖还注意到这个时候的人们,即便在冬天,也很少食用豆芽菜。那可是号称“**蔬菜”,维生素啥的很多呢!

他当然不会知道,直到宋朝时,豆芽菜才普遍食用,成为与笋、菌并列的素食鲜味三霸。

同样,豆芽菜很少吃,豆腐更是没见过。徐齐霖倒不是特别喜欢吃,只是又发现了历史记载或传说的谬误。

后代学人也曾对豆腐的起源详加研探,争论不休,东汉刘安的“发明权”怕是不保。

由于在汉代到唐代历代文献中,皆无制作或食用豆腐的文字记载。大多数学者认为豆腐或是自唐代中后期出现,在宋代才流行起来。

不论怎样吧,徐齐霖发现了种大豆的广泛收益。再加上产量比芝麻高,还有养地作用,终于是在甘州进行了大量种植。

种什么,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量嘛!大豆的应用如此广泛,还愁没人种?

等大豆种植量大了,家庭养马也就不那么困难了。家里有了马,耕地总是短时间内的劳作,闲下来拉个货、跑个运输,不又是一项收益?

徐齐霖想到的是一连串连锁效应,而不是让农民被桎棝在那一亩三分地上。依靠土地的产出,温饱已是好的,啥时能致富啊?

你有十亩地,种一亩棉花,种一亩大豆,其余的种粮食。用不了两三年,家里人身上衣服,床上铺盖,喂养的牲口,基本上就全照顾到了。

农闲时再拉个脚,或是倒腾个小买卖,三五年后,差不多就是小康之家了吧?

徐齐霖想得挺好,就准备着在甘州试点完毕,以充分详实的数据说话,改变大唐现在的生产生活。

这些目标还有些长远,没个几年工夫看不出效果,但他刚至甘州接任,便给了远在京城的亲眷们带去了快乐和惊喜。

……………

李二陛下赶到冰霞宫时,饭菜已经摆好。小丫头们都等着着急,新城更是馋得直舔嘴唇,不停地嗅吸空气中的肉香。

“父皇,你来得这么迟?”新城抚着小肚肚,表示自己都饿坏了。

哈哈哈哈,李二陛下捋须干笑,说道:“是父皇不好,让新城挨饿了。”

说着,他在座位上坐下,摆手道:“那便开始吧!朕也想知道齐霖都送来了什么特产,徐家厨子又做出了什么新菜式?”

小昭跳下来,指挥宫人把食盒打开,一样一样地摆在桌上,还做着介绍。

“这是用甘州野生牦牛肉做的红烧牛肉,这是用甘州发菜做的凉拌菜,这是发菜烩猪手,这是用甘州孜然烤的羊肉串……”

新城咕咚咽了下口水,声音之大连她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兕子咯咯一笑,给小妹挟了一筷子牛肉,说道:“吃呀,新城。”

“都吃,动筷吧!”李二陛下盯着那盘象头发缠绕在一起的拌发菜,很是疑惑地问道:“这象头发的,叫发菜?”

小昭点着小脑袋,说道:“我哥信里说了,这个发菜是地上长的,就和蘑菇、木耳是一个品种。”

哦,李二陛下小心地挟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嚼,不停颌首道:“味道不错,口感比藕丝、鹿角菜更好。”

徐惠对这发菜好象有点过敏,筷子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挟了块牛肉细嚼,点头道:“肉质鲜嫩,甚是可口。”

兕子嘴里嚼着,连连地嗯嗯点头。

新城正拿着一串羊肉吃着,味道独特而鲜美,与以前吃的迥然不同。

小昭在旁边解说道:“哥哥信里说了,这发菜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的功效,对陛下和公主殿下们的身体十分有益。”

“齐霖有心了。”李二陛下轻轻颌首,吃得也是滋味甚美。

“没想到甘州有这么多好吃的。”小昭坐了下来,嘴上却还发出羡慕之语,“蓝天、白云、大漠、草原、绿洲,在甘州都能看到,我都想去领略一番了。”

“那可不行。”徐惠毫无商量地开口拒绝,停顿了一下,又缓和语气说道:“等你长大了再让齐霖带你去。”

小昭知道这就是没戏了,低头吃饭不语。

李二陛下呵呵笑着,说道:“好几千里路呢,可不是说去就能去的。等齐霖回京述职,再说带你去的事情。”

小昭马上抬起头,问道:“陛下什么时候召他回京述职?”

这个——李二陛下眨巴眨巴眼睛,说道:“总要一年之后,看他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