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清棋情录> 70 听神话仙游西湖 见棋圣缘聚齐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0 听神话仙游西湖 见棋圣缘聚齐府(3 / 3)

屏’,盖因范先生为人介朴洒脱,颇具李白傲骨之故也。” 范西屏微微一笑,道:“齐老,袁枚先生是真性情,其文自成一家,以性灵为主,曾有‘《六经》尽糟粕’之言。西屏行棋不拘一格,灵变中略欠细密,与袁枚先生行文相似。若要与书生讲棋,定庵那套阴阳五行八卦理论甚好。”齐召南道:“施先生严谨自律,有杜甫遗风。老夫以前曾与施先生谈过,施先生似乎并不赞同袁枚。” 范西屏展颜一笑,道:“我师弟崇尚天然,不喜欢放纵性情。袁枚先生收了许多女弟子,又说‘艳诗宫体,自是诗家一格’。师弟自然不喜。师弟说过,明代中叶以后,文风多艳,与‘性灵说’不无关系。钱谦益半百之年,正室尚在,以匹嫡之礼迎娶名妓柳如是,自命风流,实是自甘下流。东林党领袖尚且如此,可见明末艳风之重,大明不亡国才奇怪了。” 齐召南道:“当今皇上,对钱谦益厌恶有加,曾下数道谕令,不仅彻底否定了钱谦益的人品,也否定了他的学问‘文章哪有光?’在皇上看来,人品不好了,学问再好也没用。袁枚为官勤政廉洁颇有名声,却仕途不顺,大概有这个原因吧。” 范昭忆起陈慧殊也不喜袁枚,一觉道长曾言常人将欲望当作己念,遂道:“纵观中华历史,皇帝大臣荒淫无道,便是亡国之象了。袁枚先生收了许多女弟子,玩诗弄文,无非是才子佳人、赏风赏月那一套。听说袁枚先生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流于浮滑,为世人所诟病。何为才子,何为佳人,若单以文才而论,未免失之浅薄。男女之事,人之大欲,若不自制,随心所欲,便失之人道了。” 范西屏哈哈一笑,道:“我观袁枚先生,并非纵情声色之人。偶于诗中谈艳情,却不想引来诸多非议。” 齐召南一抚须,道:“袁枚翰林文人,俊雅风流,所以颇令佳人倾心。袁枚好色,世人皆知。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是其最爱,出门必与凤俱。如此看来,曹雪芹著《********》,书中人物贾宝玉,不喜《四书五经》,不耐学诗作词,喜与女儿为伴,颇有几分神似袁枚。而书中大观园,也有几分神似随园。倘若袁枚好色不淫,可算是风流吧。” 范西屏抚掌笑道:“齐老此言甚是。有人问袁枚先生:色可好乎?曰:可好。或请其说,先生曰:惜玉怜香而不动心者,圣也;惜玉怜香而心动者,人也;不知玉不知香者,禽兽也。人非圣人,安有见色而不动心者?其所以知惜玉而怜香者,人之异于禽兽也。世之讲理学者,动以好色为戒,则讲理学者岂即能为圣人耶?伪饰而作欺人语,殆自媲于禽兽耳!” 齐召南道:“想必袁枚以为,天下人能有几人成圣?!是以食色随性。” 秋儿忽道:“二位先生此言差也。礼者,社会规矩也。坏了礼法,则坏了规矩,社会将大乱不治。或许袁枚先生不重经典礼法,尚能自持,然天下多庸俗之人,旁人只怕学不得。袁枚先生以己身度天下人,差也。自汉起,皆以《四书五经》治理天下,蒙元拒绝汉学,不足百年亡。大清皇帝,崇尚汉学,江山稳固,如今已呈盛世景象。袁枚先生怎能以一句‘讲理学者岂即能为圣人耶’而质疑理学耳!” 众人大惊,不想一个丫头能如此不凡之语。范西屏略一沉默,打趣道:“许公子携美婢同游,美婢有如此学识,袁枚先生必引许公子为知己,且艳羡也。” 一个婢女上来,禀道:“老太爷,饭菜已备好。”齐召南呵呵乐道:“范先生和许公子,都是非常人,今晚就在府上饮个痛快。明儿上午,我们同去眉山墅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