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道路向西走去会有两户人家座落在麦田的尽头,最南边的一户是属于暮眠的二爷家,在这之后北边一点靠近道路的才是暮眠的家。
说起来她家的厨房门口可是面朝东边开着的,只是在远远的看到那个门槛边上空无一人的凳子时,暮眠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因为她开始想念那个年过七十中旬的老人了。
最后这几分钟明明走的特别慢,但是就在没暮眠一愣神的功夫过后,她才发现自己早就站在红色瓦砖砌成的房子后面。
这个点是午饭时间,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她们两个女孩出现在这里。
望着这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房子,暮眠不知不觉就已经顺着小道拐到巷子里,这是暮眠家主房和厨房之间隔着的通道。
说是巷子可能太勉强了……但是暮眠没有在找到能够清楚表达家乡那句土话的文字。
在这片大地之上生活的人们,每个地区都有各自是风俗习惯,而那些土话,或许平日说起来容易,但是一旦想用文字去描述却是发现找不到合适的。
不锈钢防盗门外面,暮眠望着那扇熟悉的门没有开口的意思,她就这么站在一旁看着。
“你知道吗?这里就是我家。”
没有回过头,仿佛是在告诉千鹤学姐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也仿佛只是在提醒自己,暮眠就那么看着这个房子。
即使没有打开大门,但是她依然可以听到屋里安静的可怕,没有一丝的人气,这代表着里面根本没人。
不,只是这一刻里面是没人的!
暮眠不相信这屋子没有人住,她默默走到东边那个房间的窗台上,从用来抵住窗户外面的砖头下摸索了一番。
“果然在这!”,话音刚落,暮眠就从这下面找出一把看起来有点生锈的钥匙。
那是打开这间大门的钥匙,本来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是等到真的拿到这把钥匙时,暮眠却是没有发现她脸上的表情。
要说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全靠记忆里那些年养成的习惯,这是家里人的传统,在主人离开后把钥匙藏在窗台的砖头下或者厨房的切菜刀板下面,然后第一个到家的人就可以摸到钥匙直接开门回房间休息。
生锈的钥匙塞入钥匙口的时候有些费力,这是在暮眠没有动用自身力量的情况下。
轻轻朝左边扭动着钥匙柄,在转动两圈之后,暮眠很顺利的打开了这扇不锈钢防盗门。
这时她发现,不锈钢防盗门的铁丝网上早已破了许多的洞,这些洞平常奶奶看到回去用胶带补一下,但是现在并没有。
防盗门的里面,是暮眠家原本的红木门。
之所以叫它红木门,只是因为在这木头外面刷的漆确实是大红色,代表喜庆的象征。
门上头的春节对联被雨水浸透的泛白,早已失去原本的红色底料,包括上面那些金色的字体都被蒙上一层白灰,看起来像是好久没人打理过。
用同样的手法打开这扇红木门,暮眠面色平静的推开大门朝里走去。
再说这里本来就是她家,身为主人的她为什么要有所顾虑,哪有进自己家还要先敲门的道理。
………
门后面的景象,很正常。
在暮眠印象中客厅里面的摆设完全没怎么改变过,一进门对面的墙上贴着的是福禄寿三星,足足有一面墙长度的柜子中央摆放着菩萨雕像。
在客厅东边有着一张大桌子,这是暮眠平时生活完全用不到的桌子,只有来客人或亲戚还有重大节日才会用。
左边的地面上随意摆放着许多乱七八槽的玩意,这是属于老人家最喜欢干的事情,把许多买来的东西放在客厅左边西北角。
客厅东边的房间就是暮眠小时候曾经住的卧室,西边的房间则是奶奶以前住的房间。
长大后的暮眠就自觉的不和妈妈住一块,她选择和奶奶一起呆在西房,把东房间让给父母一起睡。
循着脑海深处的记忆,暮眠把整个屋子走了一遍。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变,无论是东房间内的沙发,电视,床,衣柜,电视机旁边桌子上那盏台灯就是暮眠以前做作业的地方。
西房间内,摆放着两张床,一张大但是古老,还有一张小但是比较新。
小的那张暮眠记得这是初中毕业时妈妈带她去专门的店里定做的,只是后来一直在外地读书,基本都用不到了。
片刻后,暮眠将门外的千鹤学姐邀请进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便把这些屋里的东西都一一为千鹤学姐做了介绍。
她不清楚自己这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或许单纯的只是想告诉千鹤学姐,这里确实就是自己的家!
至于家里为什么空无一人的原因,暮眠初步认为可能是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没回来,妈妈又在工厂上班,奶奶可能出去和邻居家老奶奶聊天了,妹妹可能还在上学。
没错,她是这么想的。
但是她忘记了一个人!那个本该属于她的位置上存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