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恩典(3 / 4)

她。她不懂太后为何要单独召见冯昭仪,心里却明白,从太后召她入偏殿抄经那刻一起,她便避不过了。

待在永寿宫这么几日,她与太后彼此只是心照不宣。

窗外脚步声纷至沓来,太后既然免了后宫诸人的请安,这个时候,除了她与冯昭仪,便只有宣帝的御驾才如此浩浩荡荡,少雨便早早便跪了下来。

宫人掀起帘架门,宣帝便蹬着避雪的金丝屐走进来。

宣帝带着一身寒意,坐在顾太后适才坐的那把摇椅上,便有御前的宫人上前替他更换了于室内走动的掐金挖云厚底棉鞋,见少雨规规矩矩伏在地上,只道:“起来罢!”

少雨不敢坐,很守礼的站在书案旁。

宣帝见她始终低着头,静静的如一江秋水,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挨得这么近,鲜少有嫔妃不在他的跟前百般讨巧的,也不知她是觉着羞怯,还是素来如此。

她难道不知道,这于她这么一个弃妃,是多好的机会。

可她,似乎是浑然不觉,只将目光落在经文上,他便也跟着望了过去。厚厚一沓高丽贡纸上,篇篇皆是写得一手清丽的簪花小楷。

却也是兰心蕙质的一个女子。

他不禁问道:“你在家时,叫什么名儿。”

少雨道:“回君上,臣妾名唤少雨。”

很美的名字,便如同她的形容,美得难以用言语来描画。尽管宣帝心里这去想,却碍于颜面不得不淡淡道:“碧少雨成一树高?”

少雨点了点头,脱口道:“既是碧少雨成一树高,也是少雨旌旆归来。”

出口引章据典,除了兰心蕙质,想必也是美而能文。真没想到,宋文修这个老贼竟将女儿调教得这样好。或许,他是不是可以给她一个机会,犹豫道:“你多大了?”

少雨只得据实以告:“臣妾年十八入侍。”

宣帝似想起了什么,适才平静的目光闪过起伏:“是了,朕忆起,十八年前应是庚辰年,那年你父亲官拜平西大将军,平西南反贼无数,也是那一年,先帝将你父亲召入京中为近臣,从此以后便如日中天……”

“若朕猜得不错,便是那年有了你。”

看宣帝渐渐变得严厉的形容,少雨怯弱:“是,臣妾的确是出生于庚辰年。”

宣帝不悦,一语不发的站起身,扔下她,径直走向内殿。每每有了些许如沐春风之后,便始终挥不去那如芒刺在背之感。

就先这么摞着罢!

他需要操心的事儿太多,犯不着又一次为了一个政敌的女儿上心。什么楚楚动人,楚楚可人,还有楚楚可怜,不过只是他一时好奇。

对,仅仅只是好奇,宣帝再不断告诫自己。

珠帘静悬后,内殿隐隐传来宣帝问安的声音,少雨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心中窃喜,感叹自个儿不愧为是第一功臣的女儿,从小生长在大司空府也算是耳濡目染。

将父亲用在官场里的那一套放到宫中,原来见招拆招,她也不差。

从宣帝问她的名字起,她便想好了,一句“少雨旌旆归来”必定引得他的不快,会冲淡他之前对她萌动的些许好感。

她只消令宣帝印象深刻,偶有记起她便可。

止步于这份初初的缓和,于她,是所愿,于他,是必须。

未来的路,似乎已渐渐打开局面,她会在这宫中如鱼得水,波澜不惊的“混”下去的。少雨从容坐定,依旧提笔抄经,却不曾料道隔着西洋玻璃,适才的那一幕,一个片段不差落入严尚宫的眼底。

宣帝拂袖而去明明动了气,这个宋才人居然还笑得出来,一脸清淡疏雅,好不自在惬意。

当日站在庑廊下,她只当这宋才人如宫中所有的嫔妃一般左不过是向她示好,变着花样巴结她……她也不在意顺手推舟,在宣帝的跟前顺带提携一下她。

不动声色、广结善缘,一向是她稳坐六局尚宫之首惯常的作派。

至于这个初夜侍寝就惹的宣帝遗弃的嫔妃,能不能够再次承宠,那便是她的造化了……但据她看来,宋才人已然引起了宣帝的侧目,有这么好的机会,却又一再惹恼他。

她究竟是欲拒还迎,还是有心避宠?

严尚宫步入暖香坞,先向少雨行了见礼:“奴婢见过宋才人。”

少雨还是那样谦和:“快快请起,”见严尚宫一脸平静地望着她,目光一指,笑道:“太后娘娘,君上,还有昭仪姐姐都在内殿呢!”

“奴婢谢过娘娘提点。”严尚宫不动声色走向内殿,只当之前耳聋眼瞎,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后宫里阅人无数如她,竟然看不透宋才人的所需。

挑帘入内,见宣帝与冯昭仪围着顾太后坐在南窗下的暖炕上,朱漆炕桌摆着精致的茶点,三人相谈甚欢……顾太后命她在小杌子上坐了,因向宣帝道:“君上日理万机哀家就不留君上了,昭仪替哀家送送你们君上。”

“既然母后娘娘下了逐客令,”宣帝笑着起身,满屋子的人跪了来,冯昭仪自是殷勤,言行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