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山中平淡如水的日子过的尤其迅速,好像一天天都在过去,又好像一天天都在静止,有时候想起昨天、今天和明白,竟然一点区别都没有。唯一变化的就是山中那绿叶换了新装,水里的鱼儿变得肥硕,早上进山的时候,发现有的师兄弟们已经穿上了夹衣。
天儿冷了,秋天到了。
这三个月里,观澄又消失不见了,除了有时候会如鬼魅般出现在饮马河边,待陆定一从瀑布里出来的时候幽幽的说一句:“时辰还不到,回去继续练……“吓得陆定一捡起地上的鹅卵石就往他脑袋上砸。
其他的时候,陆定一还是定时去修炼罡气,看看此刻大青石上端坐的陆定一,已经远不是半年前那个青涩少年,稚嫩的双颊已经被磨练的削瘦,整个脸庞都带着玄武岩似的刚强。而正襟危坐的双臂和双腿,上面的肌肉暗暗潜伏在黝黑的皮肤之下,如同草原上低调的猎豹,只要看到猎物的出现,就会在第一时间迅速出击。
此时的陆定一总算是脱离了农家少年的形象,更多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罡者的风范。连天地精气进入他体内的样子,都不是最初的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的徐徐进入,又章法得当的在陆定一的大小经脉里流转不息。
……
突然,陆定一的脑子里冒出来一个特别荒唐的念头,他觉得自己离一名合格的罡者已经不远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甚至激动的想要跳下石头去找观澄,但须臾之后就镇定下来,不管是不是已经接近罡者,那都还不能算作罡者,一名真正的罡者才不会像自己这么不淡定。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和呼吸节奏,继续保持临之印的姿势,从整个浩瀚的宇宙中吸收无穷无尽的天地精气。
如果观澄在场的话,肯定会感到特别吃惊,因为陆定一的缘故,天地精气从这片山林以外的地方奔涌而来,穿梭而过的时候甚至形成了一阵不小的气流,这些天地精气撞在陆定一身上的毛孔,让他整个人都变的色彩斑斓,像佛教中的七彩宝树一样琳琅满目。
再看大青石旁边的野草树叶,已经完全被这股气流带的旋转不止,连一些细小的山石都在气流的带动下,在地上隐隐的排列出了太极的图案。
而陆定一整个人浑然不觉的样子,没看到他的脸上有任何异常。
按照罡气修炼的规律来说,接近罡者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了,这意味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修炼者就理应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罡者。《吕祖百句章》中有“养气志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自云朝上阙,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意思主要讲的就是所谓的“心领神会”,只有修行者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罡气的变化,才算是真正窥到了罡气修炼的门径,而陆定一在这日复一日的修炼中竟然无师自通的领悟了“心领神会”的法门,当真是不世奇才!
伴随着陆定一不断的吸收天地精气,山林里从起风,到大风,最终风变的慢了下来,天地间只有稀薄的精气还在慢慢的涌过来。
没有了天地精气,陆定一体内的罡气流转也变得缓慢起来,刚才那种接近罡者的念头也如空气中的天地精气一样变得虚无缥缈,此时的陆定一确实有些累了,但他惧怕的不是疲倦,而是怕丢失了那种感觉,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的在潜意识中看见自己的梦想,他不想这么快就失去自己的宝藏!
突然间,他将食指收回,迅速的把拇指、食指和小指伸展相接,大吼一声:“万物灵力,任我接洽!”这正是九字真言中的“者之印”,可以在短期之内借助天地万物的灵力来帮助自己修炼罡气,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对结印者本人的精力消耗巨大,普通人结一次者之印,估计要休息半天才能恢复过来。
者之印刚一结成,山林中突然狂风大作,树木跟溪流突然变的狂暴起来,树木伸展开了每一片树叶,拼命的从空气中掠夺着滋养的精气,溪流也泛起了波澜,大大小小的漩涡连绵不断的从上流一路而下,周围的空气开始变的越加稀薄,汇聚成胳膊粗的天地精气从山林里,从溪流里更加凶猛的涌进了陆定一的体内。
这样神奇的景观持续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陆定一终于也坚持不住了,他迅速将者之印变成了最初的临之印,胸膛起伏间能看出来他这次累的够呛。他微张开口,徐徐的吐出一口浊气,忍不住骂了一声:“他妈的,累死我了……”
一口浊气吐出,陆定一惨白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点红润,他继续闭上眼,去体会自己体内的罡气。
“嗯,那种感觉还在,难道我真的离罡者不远了?”陆定一痴痴的笑着。
如云如水,如鹤如松,七百年暑尽寒来。三个月没有白费,暑尽寒来之后,也快要苦尽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