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争尤为鲜明。 胡县令深夜敲响院长的书房门,进去后,只见院长正在反复吟读着两句诗。 正是林无双写的那两句。 瞧着院长那副如痴如醉的表情,似乎比绝色美女还要更让人着迷。 “不就是两句诗吗?”胡县令有些不以为然。 一个尚未通过童生考试的学生,能作出什么好诗? “是晚秋呀!你来得正好,这两句诗,老夫越读越觉得意境高远。只是又觉得少了两句。想要把它补全。” “你是进士出身,才华极高。看看能否补齐?” 院长见得自己的得意门生,深夜前来拜访,也是非常高兴。 拉着胡县令坐下,非要让胡县令把剩下的两句给补齐。 胡县令心中暗道“这两句诗,恐怕就是那位姓林的学生所作。”他展目一看,脸上的表情立刻就有了变化。 本来只是一脸不以为然,此刻已经满是震惊。 紧接着,更是露出浓浓的赞赏之色。 “妙句啊!当真是纸云生烟,妙笔生花。怪不得老师会极度盛赞那个姓林的学生,就一个字,服!” 胡县令的表现,早就在院长的意料之中。 这师生二人,对文学也是极为痴迷。当即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两人试着给这两句诗文,再继上两句,使它变得更加完美。 可是一直琢磨到深夜,补了n次,始终配不上林无双的那两句。 他们想出来的诗句,要么就是意境不符,要么就是层次太低。配上去显得别扭。 “晚秋,今日已晚,老夫明日还要主持童生试。你先回去。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可以继续琢磨。相信真要能够琢磨点什么出来,你的才气绝对可以大幅提升。” 对于他们这些修炼儒道的人来说,研读一些精妙篇章,远比闷头苦修要来得有用得多。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 第二天,报名的学生一大清早就赶到书院外面,查看自己是否通过了初试? 只见书院外墙上,贴着长长的红榜。 每一位通过初试的学生,名字和编号都会出现在榜上。 通过初试的人,欢天喜地。没通过的人,则是满脸懊丧。 报名的人数在一万左右,通过初试的人,不到一千。十人取一人。这还只是初试。 可见竞争是多么激烈。 这一千人里面,大概能有五十人左右,可以获得童生资格。 数额并不确定。 如果书院上一年度考入白石学府的人数超过基准线,则会获得生额奖励。 反之,如果表现差,就会扣减生额。 院长、沈小姐等人,都是才高八斗。对那个姓林的学生,也是充满期待。 他们很想看看,林无双在今日的童生试上,又会有着怎样的出众表现? 甚至就连胡县令,也是专门赶了过来。 只是,他们左等右等,其中有一个考生位始终空着。 “空着的是996号,那不就是那位林姓学生的位子吗?这都已经超过了小半个时辰,他为何还没到?”院长冥思苦想了一晚上,可是仍然没能完美的把林无双的两句诗给续上。 他心里痒痒。 也就更加盼望着林无双到来。。 “会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沈小姐也是非常渴望见到那个才气极高的林姓少年。 “沈小姐、老师,你们别着急,我立刻差人前去查探!”胡县令当即派了手下最得力的捕头,前去查探情况。看看林无双为何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