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上文武百官都晓得了。
西戎突然发动战争扰我边疆,已经夺下两座城池。
边城守将梅东忻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请求皇帝派大军出征。
朝堂上众大臣为了派谁出征,而争论不休。
蛮家那头,于氏也对突然冒出来的裴氏“表兄”心有不忿。
清早,陶锴携礼上门拜见。
大房只剩下孤儿寡母,还能有亲戚上门,在于氏的眼里是件高兴的事情,说明人没有看不起她大房。
然而嘉哥儿一张口却坏事了。
当时大伙都在不能的正德堂里。
嘉哥儿穿着喜庆的红衣,依偎在曾祖母的腿上,指手画脚的给老夫人讲着昨夜花灯。
门房来报,有客人上门。
然后陶锴就来了正德堂。
嘉哥儿一见到陶锴,欢喜的喊了一声表舅。
于氏脸上的笑容一滞。
“嘉哥儿认得表舅?”
前回有男人上门提亲,这里又冒出来一个表兄。
更关键的是嘉哥儿还认得他,瞧嘉哥儿对他的态度,似乎很喜欢这个表舅。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挺熟啊。
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挺熟,至少要经常见面吧?
嘉哥儿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与另一个人经常相见?
得有人带着啊!
就说了,裴氏这个贱人,忽然起了心思,将嘉哥儿送到谢家族学里头上学。
原来是为了方便自个会野男人。
这个贱人!
那头蛮老夫人与陶锴聊天,这头于氏脸上阴云密布。
若是眼光可以杀人的话,此时的陶锴,怕死可以死上好几百回了。
回头告辞时,陶锴悄悄的问裴氏是否在府里住的不得劲?府中诸人可有欺负她?
裴氏诧异。
“表哥,这话何从说起?上至老夫人,下至妯娌小姑子,待我都挺好……”
要不然她怎么会抱着嘉哥儿,与她们一起出门观灯呢?
若是昨晚裴氏说这话,陶锴不会多想,可刚刚于氏那差点把自个戳成筛子的眼神。
这哪是对裴氏好的人家,会有的眼神?
搜狗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