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洗礼。 心智这种东西毕竟还是太脆弱了。 前段时间还看过一段“心与智的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理论。 ——心:态度、意志、记忆、情感。 ——智:认知、理解、思考、判断。 都是如此容易被影响的东西。 倪弦沉是缪斯几大音乐派系中的心魂乐派,该体系的创始人为曾被称为最强乐神的云湖。 心魂乐这一设定,很大程度上受at,也就是《魔塔大陆》系列的影响。 诗魔法与音科学。 讲述世界的故事,歌声将化为力量。 这一诗与歌的体系很漂亮,却还是太复杂。 我删除了更多理论,将其简化为最纯粹的艺术。 这一段时期,也听了一些北欧的金属乐。 觉得感官上确有共通之处。 北欧金属最核心的精神就是避世——或许是传唱史诗,或许是歌颂死亡。 足够远离现实,所以梦幻又瑰丽,像是来自异世界的乐章。 其实最重要的优点还是听不懂。 因为听不懂,所以就能随意遐想,肆意猜测那些音节背后的情感。 对revo很多歌的看法也差不多。 尤其是他所写的,《勇气默示录》和《树世界》的曲子,例如《面向希望的叙事曲》,《诸神所爱的乐园》这些…… revo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创作者之一,他的风格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幻想叙事物语,往往都是讲述异世界背景的传奇,但总给人一种高科技神话感。 而被歌词所书写的那些故事…… 怎么说呢,我曾经试过模仿。 很难。 比起故事的连续性,更注重某些关键的知觉。 想象的力量和语言的光芒。 模仿了半天,我就只从那些歌学会了利用意象。 ——把一些词,用另外一种词替代。 生命是不可轻触的宝石,饱经打磨之后才能绽放光华。 灵魂是永不熄灭的火焰,一切的思想与意志都是燃烧。 而我最喜欢的——将时间替代成“季节”。 在有限的季节里,看见了无限的未来。 所有情感都是光芒,所有理性都是阶梯。 所有出生都是破晓,所有死亡都是薄暝。 魔性与神性的炫舞,本能与理想的燃烧。 对,缪斯就是这种东西。 中二炫酷超越善恶。 这么说起来,还真有点点克苏鲁邪神的感觉来着…… 目测在精神污染方面的实力也相差不大。 最后就是关理。 说实话,我的确偷懒了。 开这本书时没有作任何计划,只是被“scp基金会”的瞎科普给气到了。 不了解没关系,但是自己不了解,还非要给别人科普,科普了一堆错误的知识…… 气得我跟人槽了一大段之后,直接开书。 大纲没有。 剧情现想。 人物强凑。 直接拖了隔壁的时空版权局设定来起开头,然后用“管理”的谐音“关理”作为主角名字。 写着写着还觉得这名字起得蛮好。 关理,一种简洁而精确的感觉铺面而来,有没有? 前世与“翼”的设定是后来添加的。 很多人看到的“翼”的时候都想到了《脑叶公司》。 不过这里的“翼”跟《脑叶》里的“世界之翼”确实没关系。 ——其实我超喜欢“世界之翼”的设定,在文明崩溃后维持世界的26家持有超级科技的公司,想想都那么带感。 ——据月计划公布,《脑叶公司》的续作好像叫做《巴别图书馆》?貌似会延续这个世界观,乖乖坐等。 如果说《脑叶》的“翼”是对那些超级公司的代称,那么《基金会》里的“翼”便指的是“神的分支”。 无论何时,羽翼和翅膀都是一种极华美的形象。 单字则更能给人以爆发的力量感。 ——他是“翼”。 感觉如何? 还有一点也可以说下,我在b站写过两章《脑叶》同人,叫做《翼端风暴》(持续性断更中)。 本意为在世界之翼最末端卷起的风暴,但“翼端”这个词似乎更容易联想到“异端”。 “翼”即“异”。 异端?异常?异神? 都差不了太多啦。 虽说设定并没有什么关系,“关理”的性格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脑叶》。 ——脑叶公司的创始人ayin。 我并没有玩到最后五天的剧情,没有真正与ayin对话过。 我只能从其他人对ayin的描述与游戏中泄露出来的边边角角猜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总而言之,强行脑补。 《脑叶》是一个充斥着绝望的故事。 《脑叶》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故事。 我无法很清晰地理顺剧情脉络,却对那句话印象深刻—— “我记得你,a,你是个很好的人。” ayin,一个人类,一个曾创造出神之乐园的人类。 痛苦、悲伤、犹豫。 勇气、理性、决绝。 抛弃所有文化与信仰,就能够成为新的文明。 模糊了生存与死亡的界限,跨越了人性的神性的距离。 那是我想象中最为接近“神”的人,那也是我认知中最肖似“人”的神。 这种混迷的姿态,或许也是让我心生向往的关键之一吧。 我不认为自己能把握住这个臆想出来的“ayin”,却可以试着提取一些特异的感觉。 所以我写关理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他应该是一个普通人。 不不,不能太普通了。 但本质上还是个普通人。 拥有着身为人类应有的一切弱点与感情。 会患手机综合征。 会沉迷于刷综艺。 会习惯性拖延症。 会突发奇想搞出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出来。 这就是人类。 然而他又是“异常”的。 “异常”得和每个稍微有那么一些与众不同的普通人一样。 行为与情绪是可以完全割裂开的。 对他人即时情绪的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