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着连她们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算计。
作为主人的薛玲,如往常那般,热情却又不失几分世家女特有矜傲地将三人迎进屋,并送上热腾腾的茶水和精致又美味的糕点。
然后呢?当然是一幅洗耳恭听的模样啦!
可惜,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当一个人看另外一个人顺眼的时候,哪怕对方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掏耳朵或挖鼻屎的动作,都会打心底地觉得对方性情坦荡直率。一旦看对方不顺眼的时候,哪怕对方一幅温婉良善、热诚好客的模样,却也能分分钟就挑出一大堆错漏来。
就比如说,眼下,三人就不约而同地对望一眼,彼此都能瞧见对方眼底的烦闷和抓狂,或者,应该说是嫌恶和不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次宽慰劝说了自己一番后,三人才或低眉敛目,或眼观鼻算观心,或露出社交场合通用,能让人放下戒备,更能接近两人距离的发自肺腑的微笑。
照例一通商业式的互吹,之后,觉得气氛被调节得差不多了,也敏锐地感知到了已经踩到了薛玲即将流露出厌烦等情绪的“临界点”,本着过犹不及的想法,三人中年纪最大的林伊,就突然悠悠一叹,顺利地撰住了薛玲的注意力后,才道:“玲玲,其实,我们今天来,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佩佩去哪里了?”
特别地坦荡利落、直言不讳,也以这样的举动表明:拒绝任何“兜圈子”的可能。
“我不知道。”薛玲并不意外林伊、林佼和林侗三人能追查到自己身上。或者,可以这样说,林家女之间的“塑料姐妹情”,注定了她们彼此间的互相利用、算计、提防和戒备,“她昨天确实来找我了,但,也不过是一些闲话家常而已。”
“这三年来,我们很少联络,对彼此的近况,也不那么清楚。”就更不用说,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了!
三人并不相信,只是,薛玲说的也确实是事实。毕竟,就算林佩再如何地算无遗策、有勇有谋,手腕更是高明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但,想要瞒过她们三人和薛玲来一番“隐秘的地下友情”,虽谈不上什么“痴人说梦”,却也当得起“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只是,除了薛玲这儿,她们实在找不到第二个能探寻到林佩去向的地方。
林伊:“玲玲,虽然,这几年,你很少待在大院。但,我相信,以你的能耐,想要知道林家发生了什么事,虽谈不上轻而易举,却也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林佼:“昨天,佩佩从你家离开后,就没回家……”夜不归宿代表着什么?好听一些是离家出走,难听一些就是遭人算计,或被拐骗,或已经失了清白之身。无论哪一种,对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来说,都是一件悲怆绝望,更让人痛彻心扉的事情。
林侗:“这些年,林家境况不太好……我们很担心佩佩出了什么事,所以,就想问问你昨天和佩佩聊了些什么?有没有发现佩佩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这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虽然,并没有明晃晃地将林佩失踪这口“黑锅”扣到薛玲身上来,但,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来的尖酸刻薄、悲愤怨怼等情绪,劈头盖脸地砸向薛玲,只恨不能将薛玲砸个头晕目眩,从而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话来。
到时候,她们就能借机拿捏住薛玲。
之后嘛?当然是想要搓圆捏扁、算计利用,薛玲都只能乖乖地躺平,无怨无悔地承受这一切。
想法很美好,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简单地来说,以前,在林将军和薛将军这两位大佬“同一个壕沟里爬出来,为对方两肋插刀也再所不惜”的战友兄弟情影响下,林家和薛家处于一种“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阶段,薛玲都能毫不犹豫地扫了林佟这位颇得林将军欢心的小孙子的面子,就更不用说,眼下,林家虽依然强撑着和薛家、王家和顾家等家族保持着一定的“领头羊”地位,但,坦白说,别说军区大院,就连其它几个军区也都察觉到了林家大厦将倾的现状。
这种情况下,能让薛玲留一两分薄面的,也就林将军。毕竟,老人家嘛,尊老爱老是烙刻有骨子里的,哪怕知道林将军就是隐于幕后,冲薛家捅刀子的人,但,单纯地看在薛将军和林将军多年的情分上,薛玲也不会太扫林将军的脸面。
然而,林伊、林佼和林侗三人,又是哪个牌面上的人,指望她留面子?开什么玩笑呢!
于是,就这般,三人被薛玲以一种看似温和,实则不容人拒绝的强势姿态“请”出去了。
当然,即便,三人再如何地擅长隐忍,到底是头一遭在薛玲这么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面前吃憋,因此,眼见,视线里已经看不到薛家小院的影子后,三人就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开来。这其中,不乏诸多恶毒的诅咒谩骂。
只可惜,三人什么都算计到了,就是没料到薛玲竟然点亮了“听懂植物谈话”的技能。因此,这头,三人才刚刚回到家,那头,三人之间的交谈,甚至,还包括三人回到林家后的一番“祸水东移”的精彩表演戏码,也都一五一十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