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嘴边却是苦味,诸葛亮有泪涌出,诸葛亮闭上眼睛,一饮而尽,放下酒杯,衣袍带过眼角。
刘备眼尖,却见诸葛亮眼中红润,心中叹气一声。
诸葛亮道:“主公可还有何要事相商,若是无事,孔明便要去公务,几郡政务皆有要务要批。
刘备道:“孔明且与备相聊一番,几日后鲁肃便至。”
诸葛亮道:“周瑜刚逝,鲁肃得知消息,定会往巴邱去。”
刘备嗯了一声,又道:“曹兵以退,此时是否招兵买马?”
诸葛亮道:“主公要招兵几何?”
刘备巴掌伸出。
诸葛亮摇头,“我等刚定南四郡,正是休生养息之时,现兵马整合也有二三万,只可再招万人。”
刘备叹气,“曹操南征,起十万大军而来,我等如何防之?”
诸葛亮道:“兵不在多,在于精,曹操方向乃是江东,我等只需守住襄阳,樊城,汝南出兵要道,又何惧曹操?”
刘备道:“此时正是用人之时,备以召马良前来,却不知何时前来。”
诸葛亮道:“备还有一人相荐。”
刘备道:“孔明推荐之人,定有不凡之处。”
诸葛亮道:“水镜先生有言,荆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主公可知我为何号卧龙先生?”
刘备道:“知些?”
诸葛亮摇头道:“我在隆中种菜,却是甚懒,每日卧在床上习书,水镜先生前住拜访,见我如此模样,便给了我个卧隆称号,乃是卧在隆中罢了,非彼卧龙也。”
刘备笑道:“孔明又常以管仲,乐毅比之,又是何意?”
诸葛亮道:“我当主公明白其中之意。”
刘备思索数息,却也不作回答。
刘备道:“凤雏又是何意?”
诸葛亮道:“凤乃百鸟之王,此鸟不鸣,一鸣惊人。”
刘备道:“此何意?”
诸葛亮道:“此人用计甚是了得,非孔明能比。”
刘备道:“你便是荐此人?”
诸葛亮道:“正是。”
刘备道:“许以何职?”
诸葛亮道:“县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