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董仲舒却不是一个死板的学者,相反他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
他并没有选择孤军奋战,而是带领着整个儒家选择了一个盟军,那就是代表着君权的、凡间名义的王国的统治者。
为此,他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得到王国的统治者的欢心,使得儒家成为了王国的国学、国教,占据了正统地位。
董仲舒更为聪明的地方就是他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不仅在凡世间拉拢了统治者,而且将以含真为代表的天庭处于一个极高的位置,必然会得到含真等修神者的青睐和支持。
再加上儒家的圣儒、大儒、儒师、儒士、儒生体系的良性运转,大量的儒学修行者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了已经成为了整个南赡部洲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
董仲舒也因此一步成就儒家的圣人,成为了仅次于孔子的儒学第二尊圣儒,其实力和地位还在亚圣——孟子之上。
此时的圣儒就相当于三皇功德成圣一样,因为学说的推动而成就圣人,有圣人之名而无圣人之实。
但圣儒和三皇还有不同,他们并不是单纯依靠天地功德、生灵的祈祷,而是以强大的实力为依托,就是现在的含真一样,一旦天地规则允许是可以成就圣人之位的。
书客居阅读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