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读书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这能够让他们安心的研究他们的学问,而家人单单靠着这些就能生活的风生水起,在之前,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而堂主之下,便是讲师,这讲师的俸禄,也一样要由大秦买单,根据在当地的名气,也有一百石到二百石之间。
这个消息一放出去,那些原本对于这个讲学堂并不太感兴趣的大家们,可就全部都动了心了。
这说明啥,这说明他们入了这讲学堂的话,可就成了大秦的官吏一样的存在了。而且是仅仅比县令什么的主要官吏差一些的存在,在这个时代,这可就算是仅有的铁饭碗了。
在金元和地位的作用下,嬴高在大秦收到的一封封县令和郡守们的汇报几乎都是在新的秦律下发之后短短十数天的时间之内,讲学堂就已经具备了运行的条件。
甚至于有一些郡县来问嬴高,是否可以多召一些学派的人进行讲学。
对于这样的问题,嬴高统一的答复就是一个县中的讲学堂,每一个学派最多只能有两人,并且必须要至少有六个不同学派的人之后,某一个学派才能拥有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