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推介产业
到了皇宫,酒宴已经摆好,沈风先拿出几袋米和几桶豆腐来,吩咐侍女到御厨房去做米饭,做菜肴。
几位主要的客人自然都在场,包括夫人和俩小舅子。而护卫则让人安排到其他地方去了。
然后又拿出来四十袋米,对皇帝说。“皇帝伯伯,今年是第一年推广,由于种子不够,所以出产的米不多,就给你这两千斤吧。到秋天二茬庄稼收成后,我再让人给你送来五千斤,省着点吃,等明年大面积推广之后,出产的多了,我保证皇宫的供应。”
酒宴开始了,二皇子本来想要和沈风一桌的,可让永嘉毫不客气地给推到了沈风相邻的席位。她和沈风共占一席。
这两个十岁左右的小娃娃,坐到一起别提多么养眼。让文武大臣一阵夸奖,说真是天生的一对,简直就是金童玉女再世。
永嘉别提多高兴了,而沈风却一阵别扭。两个老婆都没和自己在一起,而这个小丫头却强占着本来属于老婆的位置。可现在想站起来离开,又觉得不合适,所以直给玉洁冰清二人递眼色。玉洁冰清则只是给他一个理解的微笑,没有说什么。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众位大臣话也多了起来,有说皇帝慧眼识人的,有说平等王勇敢不凡的,总之奉承话说得沈风直起鸡皮疙瘩。
最后老皇帝开口了,这才算解救了沈风。
“沈风啊,我听说你们那里的珍珠米已经达到了每斤二十个金币,有这回事吗?”皇帝边劝酒边问。
沈风听到皇帝的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只是把大米的价钱定到了两个金币,可从来没听说过二十金币过。所以对皇帝直说:“皇帝伯伯,我当初的定价是两个金币,还真没听说过二十金币的事。”
“哦,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关心吗?”皇帝问。
此时玉洁把话接了过去说,“父皇,沈风他确实不知道,对于天星城所有的事,他只关心产业发展的如何,市民有没有挨饿的,城市规划进行的如何,其他的对他来说都是小事,他所要做的是发明和创造,每发明一项,就会多出一种产业,多一条让市民生活的出路。至于个别产品的价钱,他从不去理会,因为他知道,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自然就会涨价,当商品供过于求时,自然就会降价……”
玉洁还没说完,永嘉就接了过去说:“他说这是商品的价值规律,至于什么意思,我也不懂,但他说的真好。”
“沈风啊,你给朕解释一下这个价值规律如何。”老皇帝说。
沈风听了老皇帝的话,他此时非常的感激,因为永嘉几乎贴到了他的身上,虽说是小孩儿,可他毕竟有二十多岁的思想。
沈风站了起来,说:“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就如我们平常的粮食价格一样。比如平常是三个铜币一斤,一旦年成不好,粮食收成低,价格就会相应地上涨,而年成好,收获多的时候价格就会降下来,但是,总是围绕这个基础价格的。我说的是不是这样。”
群臣都颔首赞同。
沈风接着说:“我所出产的珍珠米,其实价格在五十个铜币上下应当是最正常的,因为这里面包括人工,水利、种子、施肥等,还有就是一定的利润。保持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我们的农民就会有很好的收成。但是,由于它是新品种,加上口感好,营养足,而且色泽洁白,仿佛珍珠一样,这就成了那些贵族食物的首选,那些商人见有利可图,买下一些珍珠米,再把它运到外地,销售给贵族食用,别说目前的二十金币,甚至五十金币,一百金币也有人购买,只图一餐吃得痛快。这就好比那些山珍海味,吃起来不比粮食能饱人,珍珠宝石除作为装饰几乎是一无是处,但他们的价格那么高,是物以稀为贵。我们出产的珍珠米,也占了物以稀为贵这一点便宜,但是,当这种作物完全推广开来,凡适合种植的地方都种上这种作物的时候,那它别说两个金币,就是三十个铜币或许都是高价了。这就是我所说的价值规律。到那时,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天天吃珍珠米了……
沈风停了一会,又说:“或许你们不知道,当初我把教廷的神级高手废了,就是因为我们一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种子,自己都舍不得吃,却让他们全部收到空间容器中。如果那时真让他们拿去,可能我们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没有珍珠米了,开始的一袋种子还是我好不容易在大森林中收集到的。”这里沈风没有说实话。看了二姐妹一眼,二姐妹也对他点头,表示“明白”。
此时,宫女们端上来一盘盘的米饭,米饭的香气立刻盖过了所有的菜肴的味道。尽管那些大臣喝了酒,吃了菜,可一个个又肚子咕咕叫起来,不是饿的,是馋的。每个人吃了一大盘还意犹未尽。
宴会过后,皇帝命人把酒席撤掉,奉上茶水,继续聊着。皇后带着慕容夫人和玉洁冰清等人让到后花园去游玩。
“沈风啊,你们现在又有什么新兴的产业呀?”皇帝问。
沈风回答说:“今年,我们主要办起三项产业,一是修铁路,我们目前正在修建天星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