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
其余三个步兵曲,一个被刘备编制为了步槊曲。
……
在汉代,南北朝时期。尽管同样叫槊,但与制作工艺,杀伤力极强的马槊不同。步槊的制作更加简单。通常与步兵用的枪、矛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刘备麾下的步槊曲则不同。
他们配备的步槊,钢制刃长超过六十厘米,总长度超过六米。可以组成威力极强的超长枪方阵。
……
因为长度与重量原因,即使尾端加上配重的金属尖刺也较难掌握。因而这支步槊兵,是刘备麾下四个步兵曲中最精锐,最强壮的部队。
……
又因为双手持槊,没有盾牌防御,所以这支部队,也是刘备麾下着甲率最高的部队——前三排的士兵都穿着刘备私下储备,与得自府库的铁制扎甲。这些扎甲的防护面积很小。只有前胸后背两面。两腰间则用皮带连接。肩与四肢都没有防护。
……
幸好,刘备早已储备大量整体铸件化的护腕,护腿与肩甲,同样一体化铸造的铁盔。
而后面的士兵则配以皮甲,以及肩、小腿、腕部的额外甲片,同样配备头盔。
步槊曲的着铁甲率因而超过三成,着甲率则为十成,勉强可以让人满意。同时步槊卒配以极精良的钢刃佩刀,作为步槊折断后的替代武器。
……
因为刀剑并非违禁武器,所以刘备储备有大量精制刀具。
这些佩刀与汉代制式的环首刀有较大区别。
去掉了刀柄末端的刀环,增强护锷。
同时刀身挺直,刀尖有弧度,反刃,刃口夹钢,带有血槽,更利劈砍。样式更接近南宋时,经过不断改良的雁翎刀。
……
从汉代环首刀,到唐横刀,再到宋、明雁翎刀。数百上千年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战场争锋。兵器工匠们拼劲全力尝试改良,方才定型。
然而这一切,因为刘备的到来,提前了数百年完成。
……
步槊曲,与一般朝廷经制部队不同。与之对比,另外两个步兵曲则显得“普通”的多。
盾矛曲,配备大盾与一丈左右的长枪,雁翎刀。同样配备头盔,护肩与护腿。只是桌甲率仅有五成。
二尺五寸宽,三尺五寸长的长方形大盾。两头削尖,方便放在地上支撑。盾牌以实木为材,蒙皮,边缘包铁,钉钉,非常坚固。组成盾墙的盾矛曲,进攻或许比较乏力,但防御力与持久作战的能力绝对值得信任。
……
两个骑兵曲,包括两个冲骑屯与四个轻骑屯。四个步兵曲,包括一个强弩,一个步槊,两个盾矛。
从纸面上看,刘备的三千部队已具规模,并且拥有足够的战斗力——
当然,仅仅只是从纸面上看,是这样而已。想要真正让部队成型,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
……
从早晨开始,无论步、骑将士,都要在卯时(六点钟)准时起床。经过一公里晨跑后才能吃早饭——而吃过早饭,经过短时间的休息。
通常在这段休息时间,士兵们要被集中起来宣讲——由刘备与他们的弟子们进行宣传。
除了保卫桑梓的朴素观念外,还有宣传自古的华夏历史,先贤先烈故事,在其中潜移默化灌输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十五分钟休息后,一天的训练正式开始。
……
上午时分,士兵们要接受队列与阵型训练——队列与阵型在冷兵器战争中,重要程度要绝对优于个人武力。即使是在这个拥有真气,个人武力放大的世界也是一样。
同时,队列与阵列训练,也能让士兵们最快的学会服从与纪律性。这一点即使是骑兵也不能幸免。
或者说,骑兵们的任务比步兵们更重。
除了他们自己之外,他们的战马同样要接受队列与阵型变化训练。
从最基础的步行行进中保持队列完整。到快步走,到小步快跑。再到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进行如上训练。而后是变阵——从向左向右转,分列式,到二列变四列,到纵队变横队——
这一切都是以屯——也就是一百,或一百五十人为单位完成的。以汉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条件,让他们能听懂军令,变换阵列非常困难——甚至让他们懂得服从的必要性,以及乖乖听从命令都很困难。
所以,刘备毫不犹豫的砍了十几颗脑袋。
这些是来投奔他的游侠儿,乡里无赖中最滑头,最不听话和最惹人生气的一群。
在看着刚才还笑容满面的刘玄德,下一秒就轻描淡写的下令砍了这些人的脑袋。士兵们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而后刘备宣布的军法,马上以最快速度,被所有人记在了心里——
军队,说的再怎么好听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暴力集团。
所谓的领军之道,首要在于杀人。要让士兵们知道畏惧。畏惧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