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很快的站了起来,那起身的速度,简直晃花了洛珂珂的眼。
“怎么回事?”洛珂珂看着她的脸上都快笑出一朵花来了。
“齐蕾请我去帮她录小样,我现在马上过去。”顾槿宁说得极快。
而且她是个行动派,说走就走的类型。
“哎,把茶喝了再走,外面在下雪,你小心!”洛珂珂在后面说道。
“我知道。”顾槿宁赶紧晃回了茶几旁,抓起那个刚才姜茶的杯子,一口把里面还冒着热气的茶都灌了下去。
然后又风风火火的走了,到车库开车去了。简直真的是走路都生风的那种。
洛珂珂看着她那个样子,摇了摇头。
自己这儿媳妇沉静的时候比谁都沉静,可风风火火起来就是谁都比不上的。
她刚才说什么,齐蕾让他她去录小样?
这是录个小样,就这么兴奋了?
当年,哪有她给别人录小样的?
给她录小样的人都抢着排队,有多少人?只要是能给她录上个小样,都觉得是多么荣幸的事。
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因为工作的缘故,她登台的机会实在是太少,少到连友人请她录小样她都觉得是无比狂喜的事。
她严重怀疑齐蕾是故意的,因为一个民族一个通俗。
所注重的重点根本就不一样。
只听说过民族请通俗录小样,没听说过,通俗请民族录小样。
现在到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看起来他还是很舍不得她的舞台,舍不得她曾经的事业。
这就是一个现有工作耽误的歌唱家。
顾槿宁开着她那辆小甲壳虫,到了和齐蕾约定的录音棚。
之前她们也经常在这里相互录音。
她到的时候,齐蕾已经到了。
“哎呀,没想到我一路狂奔还是你比我快。”顾槿宁笑着上去打招呼。
“你有没有搞错,明明我住的比你近啊,如果我比你还慢的话,那岂不是要被你打一顿了?”
和顾槿宁一样,齐蕾也裹着厚厚的外套。
一个病人,一个伤患,挺好!凑一块儿,简直绝配。
“你先看一下谱子吧,这首歌是新歌诶。嗯,你先熟悉一下谱子。”齐蕾对她说。
“所以你请我来录小样的意思就是你这首歌可能会更偏向民族一点?”
是不是又出一首新歌儿,用意已经相当明显了就是可能年后会出一个复出的专辑,可是在复出的专辑当中一个通俗唱法的唱将型人物会选择一首偏民族的歌曲,这首歌是新歌没错,可是,顾槿宁是个唱民族的人,如果她的新歌,想要录小样的话应该找通俗唱法的人来,而且——
齐蕾从十五岁就开始进入录音棚别人录小样,如果说论对这个歌曲,包括新的曲谱的认知能力和音准的辨别能力,她自己就不差,何必还要找别人呢?
“不是啦,是我特别想听一下这首歌,如果有民族唱法录个小样,会是个什么样子你知道我之前一直都是唱通俗的吗?然后但是不同的歌曲伴奏如果一致的话,可以用通俗,民族和美声不同的方法去唱,只不过大家更为熟悉的那个版本就直接把这首歌定为什么唱法的歌曲了。”齐蕾显然并不在意唱法的问题。
不过,顾槿宁也必须承认,她没有说错,这是有先例的。
比如多情的土地。
这首歌,现在已经有人用民族的唱法唱出来,很多人都认为这首歌是民族唱法的作品,其实这首歌在教材里应该是美声唱法中级的一个作品。
早年,**十年代的时候,一些歌唱家也都是用美声的唱法,美声的女中音,或是女高音都有唱过这首歌,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更为熟知的是民族唱法的版本。
原因就是因为用美声唱法来演唱这首歌的几位艺术家年纪都逐渐的增大,而用民族唱法翻唱这首歌的人年纪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青年人群当中特别的会有认知度。
这就是接受范围和认知度的问题。
包括现在一些非常经典的民族唱法的作品,也可以使用通俗的唱法,或是通俗和民族合唱的方法来唱。
这并没有关系,因为唱歌总共也就只有这么一套理论,只不过是一套理论,一种方法,不同的文化而已。
“你是想试一下民族唱法呢,还是说你就是单纯地想听一下,我又民族的唱法给你录一遍?”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都想试一试。”
“好吧,那你先让我看一会儿谱子。”
顾槿宁没有听过这首歌,连谱子也是第一次见。
等一下录小样的时候不会用钢琴做伴奏,而是会直接有伴奏带她只要戴着耳返就可以了。
前面倒挂下来一个话筒,带返主要是为了隔绝嗓音,并且给出最好的音准和伴奏。
她作为声乐科班毕业的人,识谱的能力还是有的。
就看了十分钟的谱子,她就把谱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