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初唐长安之谏谋> 第44章 欣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欣慰(1 / 2)

而长孙无忌一直保持着他似有若无的微笑,一脸和善的看着这场切磋。

试探观察过后,便直接进入了武力交锋。几十个回合之后,可以看出,李恪虽然在力道上与李德謇相差无几,但他的身高是个硬伤。李恪足足比李德謇矮一个头,每每出刀都必须向上挥,而非向下坎,所以力道会大大削减。

所幸的是,李恪的体能比李德謇略输李恪一筹,这才使他不至于败下阵来。

李恪想,既然他在体能上比李德謇有优势,那就加快出刀的速度和身形移动的速度,以此来消耗李德謇的体能,从而削弱他的力道。

几个回合过后,李德謇看穿李恪的战术,于是李德謇寻机将李恪逼入死角,让李恪无法取巧移动耗损他的体力,只能和他硬碰硬的比谁的刀更快、更有力、更出其不意。

众人都看得极为认真和投入,看到李恪被逼入死角,更是心惊胆战。心想,李靖这儿子胆子也忒大了。

身高上的劣势,让横刀不仅不能助力于李恪,还会制约他,让他无法施展出真正的实力。李恪别无选择,只好扔弃横刀。

就在众人以为李恪要认输的时候,他竟然无视李德謇手上的横刀,近身与他肉搏。

李德謇并没料到李恪竟然会不顾他的横刀就冲过来,所以本能的挥刀相向,李恪灵活迂回,但还是无法躲掉这一刀,于是用手臂抵挡,不让它伤到要害。

众人吓得心惊肉跳,李靖立即站起来要去制止,但被李道宗给拦住了,“且先看下去。”

李靖只好看向李世民,虽然李世民也很担心,但他还是对李靖摇了摇头。

看到李恪受伤,李德謇本想停下来,但李恪却笑道:“无碍。”

李德謇也不是个愿意占便宜的人,所以也扔下了横刀,与李恪肉搏。

李恪的手臂虽然受了轻伤,但扔掉武器后,反而赢回了一丝局面。李德謇不由得露出了敬佩的微笑,但他也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所以调整战术,继续应战。

几十个回合过后,他们还是谁也不认输,越打越来劲,眼中对彼此的敬佩之意也越来越强烈。虽然众人也看得兴致勃勃,对李恪和李德謇都是刮目相看。但无法忽视的是,他们两位的体力已经透支,而且李恪的手臂一直在流血,再这样打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所以李靖看向李世民,恳请他制止这场“切磋”。不然李恪要是有个好歹,他李靖真是难辞其咎。

李世民也觉得差不多可以了,于是喊道:“两位住手。”

李恪和李德謇这才停下来。

“哈哈哈哈……恪儿、德謇,你们两位这场切磋,有劲儿,真是有劲儿!朕就喜欢你们这股无论如何都不服输,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不怯懦的精神。回京后,朕对你们重重有赏。”

“谢父皇隆恩。”

“谢陛下隆恩。”

“还有之前展示武艺的诸位,同样有赏!”

“谢陛下隆恩。”

随后,李恪便退下去包扎伤口了。

等他回来时,已经进入赋诗环节。

只见越王李泰此刻正挥笔,在纸张上写下:

昔闻庆善宫,今游父故地。

秦汉遗迹在,渭水朝夕流。

文武又添新,家国自然安。

四海天子策,无有不臣服。

写罢,李泰将其展在李世民眼前,李世民随口即吟,深感韵味十足。

“国事有太子承乾,武攻有蜀王李恪,文治有越王李泰。有儿如此,朕,甚是欣慰。”

“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李恪和李泰异口同声。

李世民笑道:“杨誉,阎立德,朕这两个儿子,做你们的女婿,可还满意?”

李世民将杨誉之女杨曼赐给李恪后不久,也给李泰赐了一门亲。李泰未过门的王妃,便是阎立德的长女阎婉。

“能高攀蜀王,是小女的荣幸。”

“能高攀越王,是小女的荣幸。”

李世民心想,自然是她们的荣幸。

在这庆善宫,看到两个即将成婚的儿子,李世民不免感慨:“庆善宫是朕出生的旧屋,朕最稚嫩的时候在这里度过,最顽劣的时候在这里度过,最无知的时候在这里度过,最快乐的时候同样也在这里度过。这是朕最开始出发的地方,如今,朕想在此告诉你们这群少年郎,你们现在就犹如曾经的我们,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才。希望日后,你们保持初心,不负朕所望。”

“臣等(儿臣)铭记在心,定不负陛下(父皇)所望。”

“今日先到此为止,明日朕在渭水之滨,宴请乡里,在坐诸位皆要到场。今日有不尽兴者,咱们明日继续。现在,都先去休息吧。”

于是众人都谢恩退下了。

与李德謇的一番切磋,让李恪很是疲惫,便打算直接去歇息,结果却被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给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