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初唐长安之谏谋> 第3章 人臣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人臣之道(1 / 2)

下朝回府后,李恪一直心神不宁,其实心神不宁的不是李恪,而是姜越。

姜越着实被卢祖尚那颗血淋淋的头颅给吓着了。

李恪的同胞弟弟李愔见状,于是问刘必:“我三哥这是怎么了?”

“回六殿下,听说今日朝堂出了点事。”

“出了何事?”

到底出了何事,刘必一个侍从哪里会知晓得那么仔细。但李恪却并不隐瞒李愔,而是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都跟李愔讲了一遍。

李愔也是皇家的儿郎,早晚也是要去上朝,要去面对那些事情的。李恪想在那之前,先让李愔有心理准备。

听了前因后果,于是李愔感叹:“这卢祖尚也是一介武夫,哪来文武兼备一说?白白辜负了父皇的信任,也可惜了他一条性命。”

李恪笑道:“倒也不能说他一介武夫,不过是他料错了。他本以为父皇仁慈宽厚,会体恤于他,可父皇体恤臣民并不是因为仁慈宽厚,而是用人之道。父皇的诏命如若可以随意更改,那抗旨不尊之罪岂不虚设?谁还把父皇的话当圣旨去听?”

“三哥的意思是,卢祖尚看不懂圣意难违的真意,所以才招来此祸?”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父皇养着一朝的文武百官,这到了用人的时候,拿着俸禄的人却不听使唤,自然是死不足惜的。为人臣者,要懂人臣之道,就像君王要懂用人之道一样。只是不论是人臣之道还是用人之道,这里面的分寸和名堂多着呢,岂是一朝一夕能懂的?今日死一个卢祖尚,倒是给了朝堂中的许多大臣一个警示,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李恪一个十岁儿郎,懂得的竟然这么多,心思也是够深沉的。

姜越想着,这古代还真是不好混,弄不好随便撒个娇,都有可能被杀头。

也不知道那些穿越小说是怎么写的,怎么不管是阿猫阿狗穿越到古代都能混的个风生水起?依着姜越亲身体验的这一番来看,现代人在古代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优势,现代人唯一有优势的,无非就是知道几个历史上的大事件和几个历史名人而已。但史书上的概述是否真实还犹未可知,毕竟都是后世修的史,虽然每朝每代都有史官,可史官也不一定每个都如司马迁那般,就算身受腐刑还不改渝志呀。

退一步说,就算史书记载均属实,可史书寥寥几笔,也不过是片面之词,并不能一概而全。所以说,现代人实际没什么优势。

今日见到李恪不过十岁孩童,心志不仅比他这个二十四五岁的人还要坚毅,而且遇事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真是让他感到汗颜。再想想那些站立在朝堂的王公大臣,要论起权谋之术,哪一个拿出来不把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上班族秒成渣?

姜越真觉得那些写穿越小说的作者该反省反省自己,也不想想,那些穿越过来的宅男屌丝们,不是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在校学生,就是为了供卡供房供车供孩子而工作的上班族,真正参与过的权谋,最多也就是挣个学生会会长、抢个单子项目什么的,谁见过真正的血溅当场?

越想,姜越就越觉得,他不能留在这个是非之地。他得想办法回去才是。

姜越想得入神,李愔还以为是李恪还在闷闷不乐,于是便想着要寻个法子逗李恪开心。

晌午后,李愔便来到了萧府,找他的至交好友萧乐善。

“乐善,你的女红是越做越好了,要不你绣个荷包给我,我好去父皇母妃三哥那讨些银子来花花。”李愔一屁股就在乐善的身边坐下。

“六殿下还需要银子吗?直接赊账,不是更有趣?”萧乐善一脸狡黠。

“说来也是。”李愔立马也露出了他的狐狸相。

“说吧,六殿下来找乐善,是有什么事?”

于是李愔立马变得一脸阴郁,让后将事情都告诉了萧乐善,并说道:“你鬼点子多,帮我想个办法逗我三哥开心吧。”

萧乐善灵机一动,立马担忧的说:“要不我陪你一起去蜀王府看望蜀王殿下(贞观二年年初,也就是今年年初,李恪被封为蜀王)。你一个人讲个笑话都没人附和,怎么安慰你三哥?”

自从萧乐善的父亲萧瑀,因为“迷信神佛”而被罢相后,萧乐善就被看得严严的,很难得才能出一趟府。所以正想借此机会出去玩。

李愔想着也是,于是笑道:“好,你同我一起去。”

有李愔的金口玉言,萧瑀也不好不答应,只好让萧乐善得逞了。

其实萧乐善的目的,就是要去聚福楼听书,根本没想要去蜀王府。只是一路上,萧乐善都在想着怎么跟李愔说她不去蜀王府,借口想了一大堆,比如她害怕李恪,又比如她的身体突然不适……

可不知怎得,就是扯不出谎来。拖着拖着轿子已经到了蜀王府,萧乐善也就只能跟着李愔进了府门。

没想到淅淅沥沥下了几天的冻雨,此刻却飘起了雪花。看到洋洋洒洒的雪花,萧乐善的脸上立马露出了兴奋的喜悦之色,正想拉着李愔去聚福楼围炉喝茶看雪,但看到李愔忧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