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这打破了霍阳和张恬的睡梦,慌得两人赶紧穿上了衣服,走出侧房卧室,来到正堂的时候,农仆已经打开了门,一个熟悉身影正在门口等候。
“村长?”霍阳叫了一声“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村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在那里显得急不可耐,神情很是紧张,见大门开了,快步走了上去。
“哦,是霍阳呀,你娘在吗?”
“在的,我去叫”
霍母和柳巧也急急地从后堂走了出来“不用叫,我们来了,村长啊,这么晚来,有事情快说吧”
“哎……”村长急得拍了下大腿“大姐呀,村里的牛,今天回圈时发现少了一头,结果发现是李良负责的牛没有回来,去他家又没有人,我们到处都在找呢”
“什么?少了一头牛?!”霍母惊讶道,一下着急了。
“啊!李喜家的牛不见了?”霍阳第一刻想到的是自己的好友,李良是李喜的父亲,家里负责的牛不见了,这可是大罪呀。
照大秦律法,村上所有的牛都是村里的,只是每家轮值负责养护一头,晚上必须交回村里。今早大家说法律时,牛瘦了都要挨鞭笞,要是牛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
村长还想说什么时,霍阳早已明白意思,立即抢先道“村长,你不用说了,我这就带人去找,我们家的人多,这样不会耽搁事情”
“好,霍阳你赶紧去,他们一家不在,肯定是去找牛了,我来叫人帮忙”霍母一旁也急不可耐,虽说李良家境平常,但也是世交呀。
“那我骑马去找,娘,这里就麻烦你了”说着,霍阳换上鞋子,就跑到后院去了,一旁的张恬也跟着追了上去。
村长松了一口气“太好了!那我不多说了,就先拜托了”
说完,村长就立即告辞
“嗯,村长请”霍母也不再多说,让柳巧叫农仆起来,自己去准备其他东西。
……
两人抹黑到了马厩,马见人夜晚来了开始“咴……咴……”起来。
霍阳问“张兄,会骑马吗?”
“嗯,秦人男子哪有不会骑马的”
“那不多说了,我来牵马,你快去找两个火把来”
张恬应了,随即去一边去找火把。
片刻,霍阳牵着马走到前院,张恬找来两只火把递给了霍阳,自己把马牵到上马石,踩上石头翻身上马。
霍阳递过去一支火把给张恬,自己单手抓住马鬃,轻轻一跃就跳上马匹,两人随即“驾……”了一声,就扬马消失在黑幕之中。
(注:西汉时期才有马镫,上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霍阳和张恬的不同上马方式,实际上也是个人能力上的差别)
两人很快就到了李喜家,那是一间窑洞,旁边有两个茅草房,看来李喜的家境确实是很平常。
“吁……”两人骑着马到窑洞门口,屋里没有灯光。
“张兄,你等下我”马还没有停下,霍阳也是着急,单手一按马头,借势一跃,十分麻利的从马上跳了下来,朝窑洞门口走去。
张恬看在眼里,肃然起敬,一个十四岁少年有这样上马和下马的身手,果然是兵户人家的长大的。
霍阳只是进门扫了一眼,就出来了,然后跃上马说“没有人,后面是他家的田,旁边是林子里,我们去哪里找找吧”
说完,驾马爬上土拗,开始向林子里奔去
……
两人很快就进入林子里,林子里有一条马路,旁边也有不少的小路,这一带也是霍阳和李喜从小玩耍的地方,很是熟悉,
霍阳说“这里比较近,留给后面的农仆去找吧,我们跑远一点再找”
“好”
于是,顺着大马路,两人赶了一程,开始穿插旁边小路,在林子里一边喊“李喜……”,一边四处寻找。
就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时辰,一个急速奔跑的身影模模糊糊地的出现了,霍阳一眼就认出了是李喜,驾马跑了过去。
跑到跟前,李喜满头大汗,脸上喜悦与着急交织在一起“你们终于来了,我就知道你们会来”
“找到牛了吗?”霍阳急切的问
“嗯,找到了,黄昏时,不知道为何牛发疯了,父亲追不上,后来发现牛掉进一个大土坑里,你快去带些绳子来”
“好,你跟张恬去,在什么位置你知道吗?”
李喜想了一下“你记得去年秋季,村里在那里设置陷阱,捕杀了一只豹子”
霍阳赶紧回想了一下“记得,好像不远了”
“就是那附近”
也不多说,霍阳转身便驾马而去。
这边,张恬伸手把李喜拉到马背上,顺着李喜的指引,向前急奔而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土坑前,李良和妻子正在土坑里
两人下马,见那牛已经摔伤了后腿,蜷伏在坑底,李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