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庆幸我是中国人> 第12章 被考验的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被考验的龙(1 / 3)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这很正常。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可以经得起考验,一种是不正常的人,第二种是圣人,第三种是信仰坚定的人。前两种人比较固定,但是第三种人是不固定的,信仰在环境的变化中,可能会减弱的。前面三种人是少数的,大多数还是我们普通人。我们的幸福是什么?其实我们整部书,都在探讨怎样幸福的!不用再多说了。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被压抑的愿望,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敢奢望这个愿望实现,或是有自己难以割舍的东西,而压抑自己的愿望。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使自己的愿望只能被压抑在心底。其实这就是我们幸福的一个基础,干掉这些顾虑,干掉那些困难,走正道,去实现自己压抑在心底的愿望,然后使自己内心与外界都处在一个平和安泰的境界,这不就是我们的价值吗?这不就是我们的幸福吗?有的人,他的幸福就是遵照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干任何事情,那这也是人家的幸福,这也是人家一直践行的愿望。前提是走正道,在中国什么是正道呢?就是仁义!

如果人性能经得住考验,就不会有那么多“高素质”的“摊”官了,他们难道不知道“摊”污是不对的吗?他们难道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吗?都知道,但就是经不起诱惑,所以要铁血反“福”,所以要健全制度,最终杜绝“福”败。我们努力拼搏,不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望吗?如果能很快实现这个愿望,那不好吗?恰巧那个被用于考验自己的事物,和自己的愿望是一致的,去追逐的那个事物,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完全在掌控之中。那么有谁不会动心呢?有多少人信仰会很坚定呢?如果一个人的家人重病,急需要钱,这个人跟的老板对这个人很好,但是这个人的老板给不了他那样多的钱。这个人也知道跳槽是不对的,这个人也知道跟着现在的老板是很有前途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家人的生死,就算对老板背信弃义,跳槽到一家能给自己很多钱的公司,有什么不对吗?不合理的考验就是挑战人性,不合理的考验能通过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不是圣人和有信仰的人,就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人。圣人的修为,就是圣人的幸福。有信仰的人,也是某方面有信仰,践行信仰是他们的幸福。在他自己信仰这方面的事物,可能他能经得起诱惑,但是在信仰之外呢?不一定就能经得起诱惑。因为经不起诱惑,我们按照宇宙的规律,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我们才有可能幸福。在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挑战,按照宇宙的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化险为夷,得到幸福。这是一种随机而动。就像唐僧师徒四人,外加一匹白龙马。都没有坚定的信念去取经。如来佛为了自己的势力传到大唐,而指挥南海观世音菩萨具体实施取经计划。观世音菩萨通过吓唬李世民,让李世民主动寻取经人,最后唐三藏去替唐皇李世民去西天取经。不是唐僧自愿的,是接受了堂皇李世民的宝贝袈裟和禅杖,不得已才答应堂皇去取经的,而宝贝袈裟和禅杖是观世音菩萨给李世民的。而猴子呢?是为了摆脱身上的五行山,才去取经的,半路又耍小性子,不好管束,被戴上了紧箍,没办法,收起了小性子,去取经,并且修成正果的话,说不定还能取下紧箍,又有一个公务员的身份,甚至还能当个干部。背后又有如来佛祖这个大靠山,那多爽歪歪呀!二师兄在取经的路上最没有耐心,最不坚定执行取经。是因为他处境要比猴子、沙和尚、小白龙好得多。修成正果最好,修不成,还有退路。沙和尚凶恶的很,用人头穿成的项链,很是拉风。但是隔一段时间要受到万箭穿身之苦。为脱苦海,只有坚定取经。小白龙和沙僧差不多,要被斩首的,被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救了下来,点化他为唐三丈做个脚力。最后不是被封为八部天龙了。愿望不一样,但是行动的方向是一样的。不必要太较真的考验。接下来,我们再说一种考验,就是不为所动。

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方向正确,而且我们很努力。以前我说过,这个愿望不一定会实现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是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自己所有事情都做了,现在只剩下等待,这个等待有很多的变数,咋样等待?经不住诱惑的等待,会提前让自己的愿望落空的,很多愿望的落空,就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因为我们提前谋划了;因为我们努力了;因为我们至少自己觉得方向也正确;因为我们遵照规律而为。所以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事情一定会遵照我们的意愿发展的!这是在战略上的高度去作为,我们一定要气定神闲。但是在战术上,我们知道夜长梦多,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充满变数。很多事情,就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毫无预兆地杀出来一个程咬金。一定要小心谨慎,随机而动,以化解意外,守护自己愿望的发展之路。总的来说,战略上气定神闲,战术上小心谨慎。

等待愿望实现的初期,要化险为夷。如果不能化险为夷,那就要躲避危险。万事开头难,有多少人盯着这块肥肉?谁先上,谁先报销。要有恒心,不要被其他的诱惑所干扰,导致因小失大。就像站在平地上等待愿望的实现一样。第二个阶段,是比第一个阶段更接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