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是在河南郡投降孙坚的,有的是邓县投降的,有的是樊城投降的,但是不管是谁只要投降了孙坚,都没有在军中受过苛责。虽然在敌对的时候他们被凶狠的追杀,但是一但成为同袍,尽皆被一视同仁。
在受到孙坚厚待之后,都愿意跟着孙坚征杀。毕竟在其他军中,绝对没有这样平等对待降俘的,投降之后不是做为炮灰就是在军中被凌辱苛责。但是还没在孙坚军中享两天福,主帅就身死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主公以后,还会想孙坚那样对待他们么?想来肯定是不会的,心中想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些人已经有了离开大军的想法。
这也许就是后来孙贲他们只带回了几千军士的原因吧。
众人在大营之前没等多久,就见岘山之中转出许多军士来。在军士的中间抬着一副担架,似乎有人躺在上面。孙贲更是已经白绢系头,无精打采的向大营走来。
看到这种情况,程普韩当等人赶紧擦拭掉面上的眼泪,整理好衣装,一路小跑着向孙贲跑来。
不多时就到了孙贲军近前,几人看着孙贲似乎还有些许侥幸的心里,似乎在想得到孙贲不同的答案。看到四人孙贲瞬间就流下了眼泪,一边抽噎,一边点了点头。这下四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冲入军中,跑到担架旁边,颤抖着双手揭开盖在担架之上的白布,含着眼泪,红着眼,仔细观瞧。
当看到早已气绝但是依旧怒目圆睁的孙坚时,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扶着担架就跪倒在地。几人更是嚎啕大哭!
“主公!”
这一声“主公”道尽千言万语,主仆情感深厚,感天动地,有诗曰:
虽未谱金兰,前生信有缘。
忠勇赴汉室,情谊比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