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第166章 第 16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第 166 章(4 / 4)

上了书房的门。

“柳元首。”孙赐抱着奶茶慢慢抿了一口道:“我觉得幼安哥,将来搞不好比你还工作狂,真的。”

柳恣揉着眉头,看着书房缓缓道:“我从认识他的那天起,就没看他睡过一次懒觉,每天雷打不动的看书学习,简直跟机器人一样。”

胡飞中肯地评价道:“起码是个心地善良而且很正直的机器人。”

这件事,其他人还确实没办法插手。

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都没办法理解。

就像现代的小孩不认识缝纫机和握式电话,就像从现代而来的时国人不懂那些堪称匪夷所思的各种古代规矩。

在这个时代,滚床单有禁忌,怀孕有讲究,生孩子有规矩,可对社会的影响未必是正面的。

宋人认为早育早得子,因此新妇们才十几岁就拼命吃枣儿盼子,生不出来的话,她们的丈夫还能名正言顺的买妾生子,又或者直接把亲族的男孩抱来当做继子。

可那些‘错’生出来的女儿不能延续香火,自然是被扔到河沟里去。

为了能生出儿子来,有好些人专门写出良方来,吩咐不得在‘弦望晦朔’、‘风雨雾雷’、‘大寒大暑’等时候行房事,否则便是犯了禁忌,因此怀了子嗣都不是好事。

就算好不容易怀上了,也讲究多的数不胜数。

不可以吃兔肉,这样孩子才不会得兔唇。

不能吃鸭肉,这样孩子会倒着走。

也不能吃雀肉,会让孩子眼神不好。

更不能吃鳖肉,会让小孩儿脖子太短。

种种禁忌之中,虽然禁酒之类的说法确实有实际作用,但大部分都荒谬至极。

如今虽然在宋国首相和临国教育的双重影响下,整片中原重男轻女的情况虽然有所遏制,出生率拉高弃婴率降低,但显然某些常识还是没有被普及。

人们依旧固执的认为,一个女人如果多胎都生不出儿子来,那就是自己‘肚皮不争气’,是‘下不出蛋的母鸡’,其他冷嘲热讽的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辛弃疾在深谋远虑之下,直接联合多位议员,推动了新一轮的基层科教立项和实施。

他自己因为在金国生活了二十年,对一切遗风陋俗都门儿清,更因此能指哪打哪的精准辟谣。

又因为他在临国的留学,对受精卵的发育以及种种生物学常识都非常清楚,也可以和其他专家们明确沟通科教片的制作和内容策划。

第一步,相关报刊和书籍的编写和出版。

在多年前的影响下,新式婚礼越来越风靡于世,以至于广陵礼堂都接待不过来,连带着开了新建成的红塔礼堂作为仪式举行地。

办不起婚礼的穷苦人家也可以在民政局排队领证,同样可以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而现在,所有的新人都可以拿到一本科学养育的小手册,薄薄几页把最切中要害的事情说的清楚明白。

第二件,就是四部新戏的排演和轮播。

辛弃疾精于作词写话本,结合旧唐逸闻,魏晋之事,写出四部狗血又动人的戏剧出来。

足够狗血,那些家庭妇女才会有极大兴趣看,才会跟着里面的恩怨情仇借尸还魂而潸然泪下,才会互相谈论扩散相关的剧情。

他利用善恶之报,把种种科学的内核融进爱恨别离之中,进一步带动着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

参政院办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勤快的人。

上能谈政治做议案出去干翻金朝的王八蛋,下能写诗歌写戏剧做科教片调整文化舆论氛围。

这位先生怕是个神仙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