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第134章 第 13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第 134 章(2 / 4)

弱点,全部都成了宋国信任她的原因。

是个女人,太医还说曾有重伤之征,再无诞育子息的可能,故而必不可能争权。

身体柔弱而毫无武技,意味着好控制,能够随时用武力征服。

人人都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技能,有时候非常重要甚至是一种生存必备品。

可真正能够经历那种环境,能够把这个能力锻炼到极致的,根本没有几个。

云祈所面对的所有不幸,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运——

至少在现在的环境里,她确实是颇为幸运的。

“陛下是想要削弱临国的势力,减弱临国对金宋之战的干扰,对吗?”云祈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不紧不慢道:“提案已经写好了,烦请过目。”

她不能表现的太聪明,也不能太蠢。

赵构微微抬眉,接过了那一份被绸带封好的文书。

“报……纸?”

“相关的解释,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都已经写在里面了。”云祈解释道:“如果您觉得可以的话,只需要把后面的附带文件交给礼部去办,一个月内便能呈现效果。”

临国和宋国,都应该加速文化的流动。

临国在文化/部的授意下,开始建立审核机制,允许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也适当放宽了艺术生的学科选择。

早在五年前,他们就在扬州各处开展了定期的讲座活动和晚间新闻广播。

后来伴随着电力的恢复以及生产的发展,又开始开展电影、微电影和部分科教片的展播。

人们惊异于影墙的神奇效果,许多人可能会从早到晚都坐在那屏幕前目不转睛的看一下午,连吃饭都顾不上。

还有许多次,半夜里有人拿着铁锹之类的东西过来,想要挖掉‘影墙’的一两块,试图把这能变幻光影的奇物偷偷带回家里去。

如今时间轮转,竟有接近六成人已经彻底习惯了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荧幕,并且无论老幼都养成了周末去广场上看看电影的习惯。

而女性的出行限制,如今已经彻底消弭了。

在妇联和参政院的合力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岗位开始对女性开放,广陵第一学堂和第二学堂的男女比例也从刚开始的九比一发展到了如今的七比三,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却也比其他地方要好太多。

在生活越来越自由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开始越来越频繁。

目前临国有官方报纸和新闻台,还有十二家在文化/部注册过的不同报纸刊物——小说、科普、时事分析、散文诗歌,不仅价格便宜、发行量充足,内容也充足的可以让人津津有味的看一下午。

云祈递交的这一份提议里,讲述了如何双管齐下的控喉舌以聚人心。

宋国也可以开始印刷公开的官行报纸,放大夸赞朝廷做出的种种政绩,同时贬斥金临二国的不良之举。

同样的,他们可以发动布置在临国的暗线,共同合资申请开办报社,在临国发行小报,表面上是在刊载诗词歌赋等颇有古代特色的作品,但暗中抨击挖苦临国的种种行径,进而挑拨新住民和旧城民等群众的关系。

宋国的优势在于,真用骈四俪六写起东西来,临国那些不懂文化底蕴的审核者真的看不懂。

如果用复杂的文体来写作,再掉书袋式的引用一些典故,那就跟用摩尔电码没什么区别了。

这小报里抹黑讽刺的内容,必然会被那些在扬州谋求生计的识字人看出来,再暗中传播扩散。

舆论一旦扩大,他们新闻/部的人就要想着法子澄清谣言,甚至是处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端。

倒算个好办法。

-2-

赵构不知道的是,相比于其他的官员和子民,他已经在局势之中被拉开越来越大的信息差。

作为帝王,他深居宫中,极少出访探看。

明面上,他手握整个南方的疆土,所有的消息由四面八方而来,最终汇集到他的手中。

可实际上,宋国的官员犹如脱缰的野马,在不受控制的接受越来越多的信息。

赵构因为身份的特殊,不可能到处走访探看,臣子们为了自保也不可能什么都跟他说。

但自从商部官员集中进入扬州学习之后,临宋的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双方在海关的设置和签证的审批上也越来越成熟——

已经有超过五万宋民在临国有完整的身份登记和签证记录,而他们带走的书籍、商品,甚至是观赏过的舞台剧、话剧,都数量惊人。

话剧内容……自然是文化/部精心编排过的。

临国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自己要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命运,不仅接收金国的难民,宋国的投奔者,连胡人和南方少数民族也吸纳了不少。

伴随着大量的临国报纸、杂志被流通出去,整个淮南渐渐开始兴起‘再复唐风’的现象。

——说不清楚到底是临国思想的启蒙,还是大规模工业化带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