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万历闲臣> 第二百三十二章、苟利社稷 生死以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二章、苟利社稷 生死以之(2 / 2)

管着。通判这个官,简单通俗的说,通判就是中央特派员。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所以通判有时也称“监州”。   那这个官儿有多大呢?   宋朝是从八品,元朝没有设通判,明清时均为正六品,与六科廊言官品秩一样,性质其实也一样,直接对中央负责。   通判分管着缉捕、粮饷、水利、江防、海防、抚边等事务,但注意,通判是知府知州的属官,也就是副手。   这个身份尴尬不?   如果以中央的角度,他是代表皇上代表朝廷的,应与现代的党委书记一把手相当,可他只是个副手,管不了上司。   弊端显现出来: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又不管事。   知州知府,屁股底下坐着的是本州本府的利益,有几个会全心全意维护朝廷的利益?   这种人事管理上的弊端,不仅存在于王国光所说的十大税关,户部有,兵部、工部都有,导致政令不畅,扯皮拉筋。   怎么改?   税关也就是为了收税吗?那就由户部派专人去收,不让通判掌管,不让地方代收。   王国光这个举措,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户部能多收一些税款,国库实在太穷,得想方设法弄钱啊。   但这里面的问题也很多。   不像第一件事,皆大欢喜,从上到下都高兴。   地方州府少了一块儿肥肉,会高兴吗?一旦不高兴,是不是会诸多掣肘?户部选派的官儿,职位得有多高,才能镇得住强龙和地头蛇?被他们阻挠或威胁,怎么办?   都是问题。   所以张居正思量再三,没立即拍板。但给了一个明确的态度:必须改,而且要快;   也给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十大税关的主政者,级别不能太低,否则到了地方没有威慑力;第二,既要懂得财政,又要独当一面勇于任事。人,真正的人才,才是最关键的。   张居正最先想到水墨恒。   可一人不能分身为十呀,这样的妖孽只有一个。   送走王国光,张居正望了望乾清宫的方向,沐浴在骄阳下的紫禁城,此刻纤尘不飞,*而肃穆。   想着自己上任一个多月来,每天都在焦灼、希望、感奋与痛苦中度过。不过,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总有转机。   于是,提笔写了八个字:“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沉吟片刻,又写了十个字:“用术存正气,结党不营私。”   然后,将这两个原则,贴在自己值房的桌案上,以时刻警惕。   再然后,一口气写了二十几封信,全部加急发出,收信人皆是自己的门生故吏,一个个密授机宜,告诉他们如何向皇上写疏进言,内容只有一个:揭露时弊,抨击朝政。   唯其乱,求其治,是水墨恒教的。   做完这一切,张居正长吁一口气,双目炯然,脑海中升腾起一幅壮丽的图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