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众官员免不了齐聚廖大亨之处,再来一个集体哭丧。大家痛哭,并不都是在作秀。一个简单而且残酷的事实已经赤裸裸摆在他们面前:皇帝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保不住,那他还能保住谁?他能不能保住京师,保住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大明气数将尽的绝望第一次进入了许多官员的脑海,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也不受控制地闯入他们的心扉。
朱平槿昨晚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福王被杀的消息。廖大亨通过李师爷这个联络人传来他的请求:请世子步出王府,到新繁彭县走一遭。
朱平槿通过史书知道福王的悲惨命运,但是他不知道福王世子能否如真实历史一样逃脱。如果福王世子没能逃脱,那么南明史就要改写了。他闭着眼睛想了一刻钟,便跳出大浴桶,擦干了身子,钻进了舒服的大床。
王妃养病,朱平槿便干脆搬到长春宫居住。他本想稍事休息,但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多。老妈受蜀王责难,便赌气把蜀王府的王庄大权全部交给了他,只留下王府的生意继续打理。于是王庄前些日子堆积的事务便排队来到了朱平槿的面前。管事的人有了,长春宫如同过去一般热闹。
该管的才管,不该管的坚决不管!朱平槿用前世的工作经验,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基本规矩。
什么是自己该管的?朱平槿思索再三,给自己定了一个要管的大致范围:一管粮食播种收割;二管王庄恢复重建;三管护庄队组建。
这三项工作,王庄恢复重建是重中之重。通过王庄的恢复重建,实现对王庄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都江堰灌区十一县王庄星罗棋布。在都江堰灌区总共二百八十万亩的耕地中(注二),蜀王府占地约一百万亩,各郡王府占地约八十万亩,王府左护卫占地六万余亩,总数大约占灌区耕地面积的七成。
在蜀王府所占耕地中,自有的与投献的又各占约一半,各郡王府的情况也相差无几。在这些土地上,蜀王府设有王庄近两百个,各郡王府又有王庄一百多个。各王庄的管理模式有如传统的地主庄园,直接对应王府,造成了王府管理事务的繁多。
朱平槿的改革办法是化繁为简,借着此次除五蠹运动对王庄的破坏,实现县级以下王庄的层级化。
一县一大庄,大庄又称县庄。
大庄下设若干中庄。中庄又称乡庄。
中庄之下再设小庄,一个小庄就是一个自然村,故称村庄。
大庄是管理和协调机构,一般驻扎县城。中庄是管理核心,负责征收、运输和仓储粮食,管理庄户。中庄也是防御核心,必要时应修筑堡垒工事,最起码守住粮仓。小庄实行庄户自治。庄主的产生废除上级任命制,改由庄户自行推举。
王庄占地较少的县,比如金堂县,先建一个直辖王府的中庄。等占地较多后,再完善大庄机构组织。
为了领导王庄的恢复重建与改革,朱平槿在世子府也建立一个非正式的王庄领导机构,名字就叫蜀王府王庄管事局。局长由出卖朱平槿的曹三保担任,副局长由李崇文和李四贤兼任。
灌区八个县的大庄管事仍由过去的老人担任。仁寿县、彭山县、双流县、雅州和名山县的大庄管事分别由李崇文、刘红婷、李四贤、洪其惠和曹三泰兼任;彭县和新繁县等平息乱民后再安排。
护庄队依托王庄建立。每县设立护庄大队,中庄设立护庄中队,在仁寿、彭山、双流、雅州等朱平槿有根基的州县先搞起来。
王庄管理机制的改革,可以减少王府直接领导的王庄数量,减少王庄管事对普通庄户的盘剥,保证粮食收租这一王庄主要职能的实现。
同时,改革中暗藏的意图,是把县级王庄作为影子州衙或影子县衙。在必要的时候,州县的大庄可以直接跳到前台,凭借自身掌握的军事经济力量,取代大明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吏,成为州县的实际统治者。
朱平槿把双流县收归自己直隶,用随侍太监李四贤兼任双流县的大庄管事,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双流县在成都城南,紧贴府城,还是连接雅州、仁寿和彭山等地的枢纽。不把可靠的自己人放在这里,朱平槿晚上睡不着。
王庄的恢复重建与改革,少不了一个重要的区域,即成都以北的新繁和彭县。朱平槿急于推进,却顾虑政治上的影响。廖大亨的请求,立即让朱平槿大喜过望。
彭县和新繁两县是 “除五蠹”民乱的发源地。官军在省城周边清场后,乱民退入两县的县城,凭借城垣与官兵形成了对峙。这种对峙状态,使四川巡抚廖大亨陷入了两难。
彭县和新繁两县地处灌区,王庄密集。廖大亨有心强攻,却担心过多伤害王府的利益,使他和朱平槿刚刚建立起来的利益同盟出现裂缝。可是对峙下去,他更担心他自己的政治前途。如已经接旨就任四川兵备副使的陈士奇,会不会拿两县的僵持局面说事,甚至以此拒绝追剿陈怀年的任务?
所以,两难中的廖大亨通过李师爷向朱平槿请求,希望利用王府对庄户控制力,把庄户从乱民中分化出来,达到消弱甚至消灭乱民的目的